盡論中國:問責制 淪為輪流坐莊制 - 李平

盡論中國:問責制 淪為輪流坐莊制 - 李平

繼山西礦難令省長孟學農再度丟官後,毒奶品事件又讓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引咎辭職,半個月內兩名正部級高官下台,而且都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嫡系團派官員,問責風暴又起,大概會讓內地官員的神經再繃緊一回了。

不爆驚天命案可過關

胡錦濤、溫家寶在2003年主政初期藉抗擊沙士一役推行官員問責制,炒了隱瞞疫情的衞生部長張文康、北京市長孟學農,曾令海內外輿論大為振奮。遺憾的是,五年來,問責制正一步步淪為官員輪流坐莊制,官場可以藉問責制進行某種程度的清洗、換牌,但無助改變官場風氣。
問責制淪落的原因,一是以罰代管,厲行事後責任追究,但事前的監管欠缺,只要不爆出驚天命案,官員自可僥倖過關;二是黨紀政紀的調查、處罰,取代了司法調查、國法懲戒,被追究責任而下台的官員,只要後台夠硬,仍可以復出為官,視國法如無物;三是換湯不換藥,新上位的官員在一番親民騷、問責騷之後,又如前任一樣出現胡錦濤痛斥的情況:「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關係群眾生命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
從山西礦難到毒奶粉事件,再到深圳舞廳大火,黨政官員的責任迄今都由紀檢、監察等黨政部門調查,其責任並不是由司法部門認定,而官員辭職後的職位安排、能否復出、復出的級別,基本上也與問責脫鈎,關鍵在於其背景,在於朝中有人好做官。
孟學農因隱瞞沙士疫情被免去北京市長後,出任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的閒職,仍享有正部級待遇,四年後復出空降山西,擔任省長,不足一年又因礦難辭職。有內地傳媒評論說這是問責制顯威力,筆者則認為,這是對問責制的奚落、嘲諷。

官員思維模式不會變

今年64歲的李長江、59歲的孟學農,恐難復出擔任省部長,但官員遴選及監管制度不變,官員的思維模式就不會變,問責制就只會淪為政治騷,風暴過後,新坐莊的官員很快就會重蹈覆轍,毒食品潮、礦難潮和火警潮又會湧現,受苦的依然是普羅大眾。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