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巿場極其波動,股巿動輒上落以千點計,直接拖累樓巿交投氣氛。基於環球經濟衰退機會越來越大,所以巿場對未來樓價看法已趨向偏淡。雖然如此,但最近仍有大行投資報告指,今明兩年樓價有五成上升空間。倘真如此,樓巿已變成不死鳥。
早前有另一大行說,樓價年底前會跌一成,事實上,這跌幅已出現。今次這家大行更語出驚人,強調年底時樓價可以出現反彈。事實上,除非全球經濟突然轉好,否則香港年底時經濟轉差機會甚大。經濟轉差,樓價會出現反彈,這推理並不合邏輯。
地產代理急轉口風
一向以來本港某些地產代理的樓巿預測,向以極端法處理,好巿盡吹好,誘使準買家入巿,賺取佣金。現在跌巿,就發狂說樓巿已進入熊巿,催迫業主減價就範,以便促成交易。上星期某行仍在報告說,樓巿年底前仍會升20%,日前又立即改口說,樓價年底前跌5%至8%。另一代理行早前公開說,樓巿最壞時刻已過去,外圍因素不足懼,日前該行又轉口風,說公司要裁員迎寒冬。
投資銀行,一向以來給外人專業公正感覺,但美國這次金融風暴,始作俑者都是某些投資銀行,他們製造了大批衍生工具,吸盡巿場資金,最後連自己都受累,倒閉的倒閉,合併的合併。早前當國內樓巿開始出現調整時,一投資銀行出報告,說某內房股資產淨值已低過股價,建議買入。如此這類報告,出完又出,但內房股股價及樓價,至今仍極其低殘。信該行買入該股者,現在最少損失50%資金。
現在當員工擔心自己飯碗不保,明年加薪無望之際,某投資銀行,竟然作出如此夢幻式的地產報告,用的又是那些陳腔濫調如本港經濟基調良好,新住宅單位供應量低於正常消耗量等理據,其動機實在令人費解。早前筆者已說過,經濟差,需求量可以是變成低增長或負增長,主因是子女為省錢,故結婚後仍然跟父母同住,所以供應量低,亦未必可推高樓價。
香港經濟基調現時當然是良好,但明年港府出現財赤的機會越來越大,金融界無論就業率及人工都明顯下調。最諷刺是,近期已有投資銀行管理人,轉行做地產代理,這些原先數百萬元年薪的打工皇帝,肯紆尊降貴,屈就5000元月薪的低職,相信讀者就會明白,投資銀行界現時環境有多壞。
投行高層轉做地產
地產代理界的巿評,一向以來有作大無放過,但當今日代理個個話樓巿熊巿到臨之際,投資銀行就話樓巿升不停,究竟是代理較前務實,抑或投資銀行變得喜鬥大愛吹牛﹖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