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籲內銀注意風險

銀監籲內銀注意風險

【本報訊】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爆煲逾一星期,與雷曼債券及金融衍生產品相關的理財產品已令不少投資者中伏,中銀監紀委書記王華慶直言,美國金融震盪為中國金融體系建設起着重大警示作用,尤其是審慎選擇交易對手,是國內商業銀行設計結構性產品的重中之重,建議設立內部報告體系,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他又呼籲,商銀設計理財產品時務必認清風險。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前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重申,美國金融動盪對中國影響有限,指實質影響遠細於心理影響,因國內金融業涉及「有問題資金」的數量有限,同時減少外部需求的依賴正是中國對外經濟調整的既定方向,依目前情況,只會促使中國加快進行調整。

惠譽料貸款違約增

畢馬威金融服務合夥人何玉慧指出,金融海嘯對中港銀行的影響較歐美地區為小,因為兩地銀行持有雷曼相關債券數額不多。不過,中央單方面調低貸款利率,將令中資銀行下半年息差收窄,加上房地產市場下滑,或須進一步增加撥備。
另外,評級機構惠譽發表報告,指亞洲區(日本除外)銀行前景轉趨黯淡,主因是國內外經濟放緩速度快於預期。
惠譽更表明,中資銀行板塊出現諸多緊張信號,預示未來困難漸增,包括借方壓力增加、信貸流失增加、流動性偏緊等問題。
該機構亞太金融機構部高級董事朱夏蓮認為,銀行系統內部壓力正加大,亦有迹象表明貸款違約逐漸增多,這將影響銀行未來的盈利、資產質量和資本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