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改革對教師精神健康影響有增無減,調查發現,13%中小學教師患有經常焦慮症,推算全港有近7,000名教師患此病,比率較04年同類調查高出1.7個百分點,較一般市民的4.1%病發率更高出逾兩倍。有醫生對有關情況表示震驚,呼籲患者盡早尋求治療,否則病情會惡化成抑鬱症等其他情緒病。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及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今年7月,成功訪問2,104名全職中小學教師,88%被訪者表示對教師工作感到頗大壓力,教師對現時工作壓力評分為77分,而其他生活範疇引致的壓力評分則是59分。
可惡化成抑鬱症
訪問人員又向被訪者進行經常焦慮症自我測試,結果發現有13%中小學教師患有此症,但有70%患者卻沒有求醫,患有經常焦慮症教師,70%曾出現辭職不再教書的念頭,較沒有患上這病的教師只有46%有此念頭為高。
家庭醫生羅世安指數字驚人,呼籲患者盡快求醫。患者除了易發脾氣、難以集中精神外,也會較一般人容易疲倦,甚至引發腸胃不適。
中大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指出,半數患者病情最後可能惡化成抑鬱症,若不正視,患者會有自殺危機。
任教小學20年李老師95年開始已經常胃痛及情緒低落,今年5月求醫,證實患經常焦慮症,經過四個月治療,現時已有改善。教協會長張文光說,教師壓力源自教改及政府殺校,若政府繼續殺校政策,教師精神健康問題將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