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菲特自小就顯示出精明投資的作風,10歲時首次到華爾街參觀,就立志要做百萬富翁,並在首次買賣中吸取教訓,理出投資致富的原則,然後按着原則做買賣,今年初更成了全球首富。
首次炒股獲微利
畢菲特的父親霍華德(HowardBuffett)做眾議員之前,曾是股票經紀,畢菲特自小也很有生意頭腦。他告訴施羅德,第一次賺錢是6歲賣香口膠,當時有位女士要求拆開買一片,他不肯,怕拆開了另外四片賣不出。10歲生日時,父親帶他去紐約見識,當時是1940年,美國大多數地區仍未擺脫大蕭條,他卻看見股票交易所還可以賺大錢,有專人服侍經紀飯後抽雪茄,於是從這一天立志投資賺錢,「這樣可以令我自立,跟着過從心所欲的人生」。
他到圖書館,找見一本講複利效應的投資書,想到財富像滾雪球的畫面,許下35歲前成為百萬富翁的宏願。11歲時,他跟姊姊夾了120美元積蓄,入市買了三股CitiesService優先股,不料股價之後插水,令他很內疚,股價回升就匆匆賣出,僅賺5美元,股價不久卻暴升了三倍。畢菲特說這經驗給他上了三課:
(一)不要太在意買入價;
(二)不要匆匆獲蠅頭小利;
(三)投資人家的錢責任重大,不肯定會成功,就不要做。
畢菲特憑這些原則,26歲跟親友集資開投資公司,闖蕩股壇,32歲就完成百萬富翁目標,跟着一步步實現千萬和億萬富翁的夢想。
美國《Parade》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