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證實今年本港首宗本地感染霍亂個案,一名經常到不同食肆用餐的25歲男子感染霍亂,情況穩定,他近期沒有外遊紀錄,中心正追查染病源頭。有家庭醫生指出,近期經常出現食物中毒及腸道感染事件,反映本港食肆的衞生情況欠佳,經常外出用膳的市民,受感染的風險也較大。
本月13日出現腹瀉肚痛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該名患者於本月13日出現腹瀉和肚痛症狀,17日到屯門醫院求醫,現時入住瑪嘉烈醫院,情況穩定。化驗結果顯示,病人的糞便樣本對霍亂弧菌小川型呈陽性反應。患者居於屯門,近期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沒有出現霍亂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指,患者經常到不同食肆用餐,正追查他曾進食食物及感染源頭,並提醒市民無論身在香港或外地,必須注意個人衞生及採取預防措施。
女子三月遊菲律賓染病
這是本年第二宗霍亂個案,首宗霍亂患者為一名26歲女病人,她於3月29日與友人到菲律賓旅遊,並於4月2日返港,在外遊期間患者已出現腹瀉、肚痛及嘔吐等病徵,返港後進入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療,化驗證實感染了霍亂弧菌小川型。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今次的患者並沒有外遊,顯示霍亂源頭正在本港,連串食物中毒事件也反映本港食肆衞生欠佳。她指,霍亂由霍亂弧菌引致,可經食物及食水傳染,患者會出現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更會脫水、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