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投身資訊科技要顧前景 - 侯聯貴

傳訊四圍炳:投身資訊科技要顧前景 - 侯聯貴

早前有報道指,資訊科技界人力市場「鹹魚翻生」,自科網股爆破後,近期IT職位市場從谷底反彈。據職業訓練局轄下資訊科技訓練發展委員會表示,本地資訊科技界人手供不應求,該行的畢業生甚為搶手,而且初入行月薪大幅增加至一萬元,很多學生未畢業已經有數份聘書到手。簡言之,資訊科技業前景一片光明。

機構為利益唱好行業

在會考放榜前,有機構發表這類唱好某一行業的消息,筆者也不感到奇怪,發表有關消息的機構一向有開辦資訊科技課程,而會考畢業生正是重要的收生對象。由於收生數目直接影響機構的收益和未來營運,令人感到行業前景一片光明,自然對收生大有幫助。當中的利益衝突,不言而喻。
據本報之前所載,該局指出「多間銀行原本已在內地及印度設立IT數據中心,但已陸續回流香港」。這或許是事實,廣州和深圳地區專業人士的薪金越來越高,與香港的差距已經收窄;有企業認為不化算,權衡輕重後,將部份工序調回香港,也是合情合理之舉。況且,現在的經濟周期是港元弱人民幣強,在滙率比較下香港有相對優勢。從此觀之,資訊科技業短期內能嚐到甜頭。
大家可有想清楚,經濟周期起有時跌有時,今天香港有點優勢,下一個周期來臨又如何?畢業同學要選擇行業,需要看長線;若果準備留在香港發展,更要考慮香港的核心強項是甚麼?十年二十年後香港IT業界那一瓣數最有得做?那一個專門技術越做越有,難以取代?
給大家一個例子:十多年前,香港流動通訊市場發展迅速,網絡工程師甚為渴市,有經驗的更極搶手;而且由於香港是GSM和CDMA的先行者之一,人才更輸出至其他亞洲國家。不過,當技術上了軌道,全球大量的工程師掌握了技術,電訊商和企業紛紛將工序外判,不少具經驗的網絡工程師也受到影響。

經濟周期起跌有時

每個行業都會有起有跌,資訊科技業也不例外。畢業同學選擇是否入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興趣之外,也要想清楚行業前景,問問身邊從事這行業的朋友親人,聽聽第一身經驗,別只顧着別人所述的「前景光明」。否則,他日回想自己「誤入歧途」,便後悔莫及。
侯聯貴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