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開學 - 邁克

全民開學 - 邁克

每年這個時候,巴黎都瀰漫萬象更新的氣息,街上放完暑假的男女精神奕奕,就像《紅玫瑰與白玫瑰》結尾的佟振保,煥發一種「改過自新,又變了個好人」的漂亮色彩。開口埋口larentree,原是「開學」的意思,長不大的子民當舊的一筆勾銷,帶着新的課本穿上新的皮鞋高高興興操入社會大學堂。即使沒有能夠升班,仍然不甘人後喜氣洋洋,簡直令人想起封建迷信的「沖喜」。你別說,進步的心理學家也贊成正面人生態度,與老人家信奉的「心想事成」不謀而合。
今年影壇的rentree特別不辜負這個稱號,兩部打頭陣的話題作,同樣以課室作背景。將十七世紀名著《克萊芙公主》搬進現代的《Labellepersonne》(可否戲譯《一大美人》?)由我喜歡的基斯杜夫安納里導演,攤了整個星期還沒有去看,皆因他的當然男主角LouisGarrel太過刻意賣弄憂鬱,而且是循環再生的憂鬱。此款愁眉終日深鎖的文藝小生,固然是別無分店的法蘭西特產,小時候尚未見過世面的我,曾經一度神為之奪。現在鹽也食過米也食過,走避都來不及,看見雜誌封面他廣邀大眾陪葬的眼神,不由自主打冷顫。
另一齣是五月在康城獲金棕櫚的《牆與牆之間》,對上一次法國土產奪標算一算已經二十一年,所以宣傳做得係威係勢,下周正式上畫,月初廣告就鋪天蓋地。全體演員是初登銀幕的可畏後生,預告片所見,個個擅長戚眉戚眼,縱使面部表情豐富是他們公認的民族特色,也教我有無從招架之感。「使唔使下下都咁用力表演眉目傳情啊細路」當然只敢在喉嚨底咕噥,以免被人嘲笑我眼紅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