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瓊斯通訊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的大股東中石油集團及中石化集團,今年首8個月分別收到國家補貼90.8億元(人民幣.下同)及441億元;按此推算,中石化集團在7及8月份約收到106.98億元補貼,中石油集團則為45.07億元,即一共獲152.05億元補貼。
此外,基於第四季度的補貼政策仍不明朗,加上北京奧運後成品油庫存需要先行消化,中石化一高層對路透社稱,該公司9至12月原油進口量將較原計劃削減8至10%,大約每月減少100萬噸,原油加工量亦會減少。
今年上半年,由於煉油勁蝕及上繳的石油暴利稅猛增同時夾擊,中石油及中石化純利分別倒退34.5%及77.3%,當中已計入國家補貼的45.73億及334.02億元。兩公司在中期業績記者會時披露,國家已明確表示第三季繼續有補貼,然而未清楚詳情。
上述知情人士稱,成品油進口增值稅退稅已悉數退給該兩大集團;至於原油進口退稅率是否如傳聞所指,由75%降至40%,則未作評論。不過,即使退稅率真的下調,隨着國際油價回落至每桶100美元以下,早前曾表示煉油盈虧平衡點約在95美元的中石油及中石化,最艱難日子應逐漸過去。
央企買盤短期難湧現
至於日前有內地報章報道,中石化全面上調系內成品油調撥價每噸50至100元,中石化人士昨日指出,這只是公司內部的環節價格調撥,以令煉油廠結算收入增加,與市場價格無關。
被問到國資委前日高調支持央企增持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及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中石化董事會秘書有關人士向新華社表示,此事尚未有實施具體細則出台──意味市場預期的央企龐大買盤,不會在短期內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