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雷曼兄弟在港的五家子公司全部面臨清盤。持有雷曼擔保的迷你債券投資者,隨時「唔見一大截」,因債券持有人須在雷曼清盤後,才可取得債券掛鈎的資產,何時可取回現難估計。逾30名雷曼債券苦主,最近在網上集結力量,昨晨到證監會投訴,傍晚與民主黨會面要求協助,雙方今早再與證監高層會面,下周一到金管局投訴。
調查銷售人員有否誤導
對於苦主提議由金管局管理該等債券抵押品,善價而沽。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指出,法例上並不可行,債券持有人最終取得多少本金,視乎信託人變賣債券抵押品後的資產而定。
他續稱,已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會面,局長認為,事件並非該等債券本身的風險問題,「而係大市冧嘅風險」,債券銷售人員在投資風險和銷售策略,是否涉及失職或誤導,將是索償關鍵。
本報得悉,新鴻基金融主要負責該等雷曼迷你債券銷售的部份要員已離職。雷曼推出的迷你債券系列,大部份由新鴻基和雷曼共同設計。
畢馬威全線接管雷曼港資產
繼雷曼兄弟證券亞洲及雷曼兄弟期貨亞洲後,高等法院昨日再委任畢馬威會計師行,為雷曼在港其餘三家子公司的臨時清盤人,包括雷曼兄弟亞洲控股、雷曼兄弟亞洲投資及雷曼兄弟亞洲商業。現時雷曼在港業務已為畢馬威接管。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出,雷曼已僱用投資銀行洛希爾,作為出售亞太部門事宜的顧問,涉及地區包括香港、中國、日本及澳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