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7月中「駕崩」的九龍皇帝曾灶財,生前到處留下的塗鴉被政府逐一清洗,死後存世的小量遺作,也難逃趕盡殺絕。曾灶財在觀塘遊樂場對出巴士站旁橋躉上留下的墨寶,早前懷疑被路政署工人用油漆蓋過,從此消失,港人又少了一份集體回憶。政府去年承諾會保留皇帝遺作,負責這項工作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明顯失職,令港府失信於民。記者:倪清江、黃偉駿
曾灶財去年過身後,不少市民促請政府保存他在街上的遺作,民政事務局應允保留,並在遺作上噴保護劑,不過一年來未有進一步行動。觀塘警署對面、觀塘遊樂場對出巴士站旁的兩處橋躉位置,原有大幅曾灶財墨寶,去年不少人在他死後,用相機記錄「皇上」對維護領土的宣言和家族史。
僅剩「曾」字痕迹
不過該兩幅墨寶不知何時被油漆蓋過,目前僅存一點痕迹,較近巴士站的橋躉上,仍隱約看到「曾」字;距離巴士站較遠的另一橋躉,則殘留「國」字墨迹。每天坐巴士到將軍澳上班的朱先生說:「印象中上個月仲有,但前幾日搭巴士經過時發現冇咗,𠵱家越嚟越少,政府油漆前應講聲,等人知道影啲相。」
曾灶財好友劉健威表示,一直擔心曾的遺作會被破壞,所以他曾建議當局用玻璃纖維圍起來,但不獲接納,想不到最後竟被政府部門毀掉,「佢(曾灶財)係香港人一個集體回憶,已所餘無幾。」曾以曾灶財墨迹作題材的時裝設計師鄧達智,批評事件再一次反映政府質素低,「包容唔到民間文化,令香港變得好冇趣味。」他指負責文化藝術的官員,若果真心熱愛文化,一定不會容許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被肆意糟蹋。
民政局稱不知情
本報昨向民政事務局查詢,該局發言人先感到錯愕,稱對事件毫不知情,後來收到本報所攝得的現場照片後,至截稿前仍未回覆。近一年路政署粉飾觀塘區的行車天橋,相信是工人將曾灶財遺作用油漆蓋過,路政署昨最初表示工人沒有清洗橋躉的曾灶財遺作,但看了本報的照片後,發言人表示會跟進事件,未知是否該署工人所為。
九龍皇帝墨寶遺蹟
半山扶手電梯起點閣麟街私房菜館「黃色門」
西環道慈佛社大門兩條柱上
資料來源:綜合昨日觀察及《蘋果》資料室
特稿
街頭真迹所餘無幾
曾灶財存世的街頭墨寶寥寥可數,除尖沙嘴天星碼頭一幅寫在石屎柱躉上的遺作仍較完整外,其他尚存的作品經過日曬雨淋和人為破壞,雖被噴上保護劑,仍變得面目全非。
街頭電箱是曾灶財最經常「揮御筆」的地方,不過都已被清洗得一亁二淨,仍然存世的電箱墨寶或只有兩至三個。昨日所見,位於觀塘裕民坊渣打銀行對出的一個電箱,曾灶財的字迹已變得模糊,有被抹洗過的迹象,墨色也脫落,還有人在電箱寫上推銷電話遮蓋。
保留較好的只有在尖沙嘴天星碼頭28號巴士站旁的遺作。每日在該處等巴士的銀行從業員韓先生表示,曾灶財的作品是香港一種文化代表,政府應該認真保留,避免受到人為破壞。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