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北區香園圍與深圳蓮塘<br>96億建新口岸10年後啓用

選址北區香園圍與深圳蓮塘
96億建新口岸10年後啓用

【本報訊】港府決定耗資96億元,在新界北區的香園圍與深圳蓮塘之間興建一個新過境口岸,新口岸2018年啓用後,將可疏導文錦渡與沙頭角兩口岸的擠塞,日後經新口岸往深圳龍崗,僅需27分鐘,比現時經文錦渡及沙頭角快22分鐘。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與深圳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李峰,昨在本港舉行的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會議上,同意合作興建蓮塘與香園圍新過境口岸。由於廣深港高速鐵路及港珠澳大橋,將先後在2015至2016年通車,新口岸在2018年啓用。

建新路接吐露港公路

構思中的新口岸過境大樓共有兩層,過境巴士及私家車等,將利用天橋到上層過境,貨車則使用下層過境。由於地方不足,新口岸將採用兩地兩檢,但旅客只需步行100米就可以出入境。
新口岸將興建一條長10公里的雙程雙線公路連接吐露港公路,吐露港公路會擴建配合新增流量。而為免橫跨深圳河的新口岸受水浸影響,當局會同時進行深圳河第4期治理工程。
汽車日後使用新口岸往深圳龍崗只需27分鐘,將比現時經文錦渡及沙頭角快22分鐘。而深圳方面也正興建新快速公路連接新口岸,可直達惠州及汕頭等地。估計到2030年,單計算過境交通節省的行車時間,經濟效益達140億元。
林鄭月娥指出,較早前先後通車的深港西部通道及落馬洲支線兩個新口岸雖然使用率偏低,但確實疏導了其他口岸的擠塞,新過境口岸工程是前瞻性,有助深港融合,而且連接新口岸至吐露港公路的新路,日後可同時為規劃中的打鼓嶺新市鎮提供服務。
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趙資強表示,目前東面的沙頭角及文錦渡兩個口岸設施太陳舊,每晚8時便閉關,連接的道路又經過部份新市鎮,過境貨車對民居及區內交通一直造成滋擾。新口岸規劃較好,可減輕兩口岸對居民及交通的影響,而過關也會比現時快捷,估計可減少半小時輪候過關時間。

香園圍新過境口岸資料

位置:新界北區香園圍/深圳蓮塘
面積:總面積35.7公頃,香港佔18.3公頃
啓用日期:2018年;港負擔總建造成本96億元
口岸特色:兩地兩檢;口岸大樓共兩層,上層客運,下層貨運
行程:經新口岸往深圳龍崗,只需27分鐘,較現時經文錦渡及沙頭角快22分鐘
連接道路:香港方面有一條長10公里的新路連接吐露港公路、深圳方面可經東部過境通道往惠州及汕頭等地
資料來源:發展局

整條竹園村遷村重建

【本報訊】為收地興建新口岸,政府需動用10億元遷拆位於邊境禁區內一條傳統圍村竹園村,原居民可獲配新丁屋或市值現金賠償。
地政總署副署長梁玉書表示,昨日已即時凍結竹園村戶口,要求村民派代表組成委員會,與地政總署商討搬遷及賠償問題。竹園村在七十年代因水浸遷至現址,村內共40幅私人屋地,200至300名村民,50個墳墓。地政署會按村民意願在附近另闢地方重置竹園村,所有在田土廳登記的受影響業權人,都可獲配一間新的丁屋或市值現金賠償,正在申請的丁屋也會一併處理,當局希望2013年可完成收地。
北區民政事務專員黃宗殷說,竹園村110年前已存在,是傳統的圍村,村民主要姓姚,以前以務農維生、有風水林、風水塘及祖先山墳。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批評,當局一直阻撓他們進入禁區實地考察,但據估計竹園村的風水林應有不少芽香樹等珍貴樹木,而傳統原居民鄉村也有保育價值,應盡量保留。

數十名竹園村村民昨首次獲悉全村被政府收地興建新口岸。溫文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