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山修司 逝世25周年 <br>你當我是浮誇吧!

寺山修司 逝世25周年 
你當我是浮誇吧!

五顏六色的頭髮、誇張的臉部化妝、Dior般花團錦簇的戲服,這個造型極度浮誇的舞台劇《狂人教育》,正是有「電影奇人」之稱的寺山修司唯一的木偶劇。今年是寺山修司逝世25周年,《狂人教育》由日本流山兒事務所重新炮製,亞洲巡迴演的第四站他們來到香港,誓要把這個darkside味極濃的暗黑歌舞劇重現大家眼前。

記者:蒙為亮
攝影:林栢鈞(排演、訪問)、橫田敦史(舞台劇照)

電影奇人寺山修司

被譽為「日本電影奇人」的寺山修司,其實不但是導演和編劇,也是舞台劇作家、詩人、歌創作家,創作多元,但其作品風格一致被評為「前衞怪異」,是現代日本視覺藝術的先驅。寺山修司13歲開始創作徘句,17歲在詩壇初露頭角。25歲拍攝首部實驗短片《貓學》。31歲創立著名話劇實驗室《天井棧敷》。35歲拍攝首部長片《拋掉書本,跑上街》。他在整個七十年代以多重身份活躍於日本文壇藝壇,主要電影有《上海異人娼館》、《草迷宮》,影像詭異懾人,天馬行空。劇作有《奴婢訓》、《狂人教育》等。寺山修司生於1935年,83年5月4日,拍完《再見方舟》後逝世。今年為其逝世25周年。

《草迷宮》

《身毒丸》

導演流山兒祥

負責今次《狂人教育》導演的流山兒祥,從事小劇場創作三十多年,84年創立「流山兒事務所」,製作了《青鬍子公的城堡》、《寺山氏》、《高級生活》等多部作品,其中《狂人教育》更是他的得意之作。

誰是瘋子?

「整個故事都不會太艱深,主要講述男女之間支配與被支配的概念,我覺得戲劇本身就是要與觀眾溝通和互動,如果觀眾不明白戲劇的中心思想,那麼演得再好,導得再好,都是徒然……」《狂人教育》的導演流山兒祥叫入場朋友大可放心,劇本結構以及故事內容都很簡單易明。就如導演所言,《狂》劇情的確簡單,故事講述一個普通家庭,有一天醫生突然宣佈他們家中有一個瘋子!誰是瘋子?大家都驚自己被視為瘋子,於是各人便開始隱瞞肢體和有自卑感的地方,漸漸,人變得形同木偶一樣,故事就這樣延伸開去。故事簡單,但既是寺山修司的作品,一定不會平凡,最明顯的,見於極度浮誇的造型,髮色七彩、化妝強烈,當中的戲服也是大兜亂,有和服、宮廷服和旗袍等,感覺華洋合璧,打破時代及地域的規範。至於導演流山兒祥為何獨愛「奇人」寺山修司呢?流山兒祥笑言「純粹個人喜好」,原來還因為「奇人」和他有一點點緣份:「我18歲時,已經到過地下劇場欣賞他的作品,巧合地他最後一部作品我也有幸演出,如今重新演繹他的木偶劇,感覺非常特別。一直都喜愛他的劇,往往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並對自己身處的社會有所反思,這些東西也是今次我們最希望帶予觀眾的。」

■《狂》亞洲巡迴演由東京出發,經仙台、北海道,到第四站香港,之後還會到杭州及上海。

■戲服有和服、宮廷服、旗袍,都華麗浮誇。

■醫生一宣佈在家中有一個瘋子,各人怕自己被認為是瘋子,漸漸變成形同木偶一樣。

五地四語各有各講

《狂人教育》其中一個特色是演員來自五湖四海,中、港、台、日,以及新加坡共五個地方,五個地方四種語言,但今次在港演出的則是首個中文版,所謂中文版,除了普通話外,其實也有部份以日語演出,再配以中英文字幕,不過,說到底,這齣舞台劇,扮木偶的演員們的身體語言,比語言本身更重要吧。至於導演流山兒祥是日本人,排演時又是說甚麼語言跟來自各地的演員溝通?身兼監製及演員的E-Run說:「大部份溝通和交流都係用肢體語言,其他的就有我和另一位日本女演員王美方繙譯,一切總算順利。」而香港演員蔡玟軒更笑言導演的動作很誇張:「可能導演都係演員出身,很多時我哋嘅表情、神態做得唔好,佢都會立刻改正我們,但其實我哋都聽唔明佢講乜,不過佢會親身示範一次,睇睇吓自然就OK啦!」這次《狂人教育》亞洲巡迴演,由東京開始,仙台、北海道都有演出,香港是第四站,稍後還會到杭州和上海,導演流山兒祥更說:「我希望將小劇場文化帶到全亞洲去。」

■綵排時演員們也當正自己木偶一樣,郁都唔郁。

Tango×自製樂器

問到演員們最深刻是那一幕戲,他們都不約而同用英文齊聲說「Tango!」,原來因為最辛苦,「那一場大約十分鐘的Tango熱舞,最花心機,我們大都是演員出身,對舞蹈雖然也有少許認識,但今次要跳的是Tango,要花很多額外時間練習。男演員更有很多動作要把我們整個身體舉起,他們有些更因此扭傷了!畢竟今次的Tango實在太力量化了,不過當我們演出完,接受觀眾們熱烈的掌聲時,一切又變得不痛不苦了。」此外,在音樂方面,日籍男演員們也下了不少苦功,因為場景和幾乎所有樂器也是由他們一手一腳,花了兩個星期handmade自製成的,包括一刀一刀削出來的笛子和大型的鼓等,目的是令演奏出來的音樂更富有劇場的獨特色彩。

■劇中有很多幕都是大鑼大鼓為配樂,充滿日本傳統音樂特色。

■演員覺得最辛苦的是跳Tango,經常弄至手傷腳損。

隔籬飯香

經常聽人說日本藝術節目有多盛大、藝術館有多不勝數,日本有多注重藝術文化,中港台的藝術發展就好像慢好多。但導演流山兒祥就說實情並不這樣:「日本有三千多個我們這樣的戲劇事務所,但真正演出的只有五百多個,質素又很參差。我們的演出雖然自由,但日本政府卻沒有對藝術發展進行撥款,自由不等於支持!」一講到這方面,總會引起激烈討論,台灣演員洪珮菁也說:「台灣的藝術創作也算自由,但近幾年開始,藝術不再純藝術,加了各式的商業元素,如用上星級偶像演員掛帥,這樣票房一定大賣,但這真是藝術嗎?我不覺得。」香港演員蔡玟軒也補充:「台灣已不算商業了,香港的藝術更商業……」難道隔籬飯香?香港向被視為文化沙漠,即使西九企劃,也只淪為大型地產建設的項目之一。但《狂》五場售票情況又相當理想──看來藝術還是該在民間發展?

■這是E-Run(左)和流山兒祥首度合作。

《狂人教育》

日期:9月20-21日 2:45pm及8:00pm
票價:$140、$120(學生)
地點:前進進牛棚劇場
查詢:25031630
(日語及普通話演出,中英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