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金融市場壞消息蜂擁而至,市場恐慌情緒達至高點,各地拆息飆升,美國國債孳息更跌至接近零水平。為應付來勢洶洶的金融海嘯,紓緩美元短期資金抽緊的問題,以及穩住投資者信心,各地央行除自行向本土市場注資外,美國聯儲局昨亦聯同歐洲、英國、加拿大、瑞士及日本,六大央行攜手向市場額外注資1800億美元(約1.4萬億港元)。
聯儲局將擴大原有與歐洲央行及瑞士央行的「外滙掉期協議」額度,向歐央行提供長期及隔夜美元資金,金額由原本的550億美元,倍增至1100億美元;瑞士央行亦可額外獲150億美元,令總額增至270億美元。儲局亦同時跟日本央行、英倫銀行及加拿大央行新訂立「外滙掉期協議」,分別向三央行提供600億、400億及100億美元資金,所有協議將於明年1月底屆滿。
儲局再發債籌7800億紓困
歐洲、英國及瑞士央行昨已即時向本土市場注入共640億美元隔夜美元資金,以紓緩短期資金流動性。巴克萊歐洲經濟師主管卡洛表示,六大央行趕在歐洲開市前公佈注資消息,反映市場銀根非常緊絀,同時顯示央行致力恢復金融市場正常運作的決心。
儲局聲明指,將繼續與各國央行緊密合作,並採取恰當措施以應付市場的流動性壓力。歐央行稱,這些措施連同數日前各國央行各自的注資行動,均旨在改善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瑞士央行指,在目前震盪的金融環境下,將無限期向市場提供資金。
事實上,自信貸危機爆發以來,儲局為緩和資金壓力,已不斷向市場放水,同時為拯救各大金融機構大灑金錢,花費龐大。美國財政部為免儲局財政陷入困境,決定應儲局要求,透過發債助其籌措資金,繼周三發售400億美元的短期國庫票據後,昨再發債1000億美元(約7800萬億港元),以應付當前金融危機。
注資後未必能振興股市
高盛首席經濟師奧尼爾表示,現時市場嚴重缺乏信心,雖然投資者積存大量現金,但已不再相信銀行,令本來各自為政的環球央行只好聯手出招救市,相信救市措施將陸續有來。
參照過往各國央行聯手救市的經驗,注資後未必一定能令股市起死回生。以去年12月12日為例,五大央行破天荒聯手向市場注入7000億港元短期資金,惟對美股的振奮作用不大,兩日只微升0.6%。到今年3月11日,儲局再聯同四大央行攜手注資,前者更向市場借出2000億美元國庫券,終能令美股大幅反彈。
過去三次央行聯合救市
日期:11/03/08
救市行動:美國聯儲局與歐洲央行、英倫銀行、加拿大央行及瑞士央行聯手注資2450億美元(1.9萬億港元),當中聯儲局向市場借出2000億元國庫債券
日期:12/12/07
救市行動:美國聯儲局聯合歐洲央行、英倫銀行、加拿大央行及瑞士央行,透過公開拍賣,向金融機構注入7000億港元短期資金
日期:09/08/07
救市行動:歐洲央行和美國聯儲局聯手挽救信貸市場,向市場注入1542億美元(1.2萬億港元),及後亞洲各國央行亦採取行動,如日本央行注資1萬億日圓,澳洲央行就注入42億美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