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艾克風力雖強,但對墨西哥灣鑽油台及煉油設施造成的破壞,並沒有預期嚴重,反而金融市場的海嘯更加滿目瘡痍。
短短一個周末,美國四家投資銀行蒸發了一半──雷曼因美國政府不肯包底,買家縮番條槓而被迫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則被美國銀行以股換股方式,斥資500億美元收歸旗下。現時碩果僅存的,只剩下高盛和大摩兩強。
當美國財長保爾森、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證監會主席考克斯、紐約聯儲銀行蓋特納等財金巨頭,在剛過去的周末齊集加班,與一眾華爾街大行舵手舉行緊急會議,市場已知事態不尋常,但結局仍有點兒出人意表。
美林為股東爭最大利益
上周五市場傳言美國財政部,希望在周一亞洲開市前公佈拯救雷曼的方案,以免金融市場大幅波動,而言之鑿鑿的潛在買家包括美銀、滙控和巴克萊等,市場又豈會想到拯救行動會徒勞無功?更加想不到的,是雷曼潛在買家之一的美銀,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佈買入另一家投行美林。
據悉,美銀買美林這項涉及500億美元的交易,是在周末及周日短短兩日內催生和落實,主要是美林行政總裁塞恩,眼見保爾森聲言不會用公帑為投行的不良資產包底,認為事態危急,立刻聯絡美銀、高盛和大摩等商討賣盤事宜,最終與美銀一拍即合,而爭取到每股29美元(以美銀上周五收市價計算),較美林股價高出70%,真正為股東爭取到最大利益。難怪今次交易為塞恩戴上光環,譽滿欄邊。
一熊一牛相繼沒頂
美國五大投行本來有一熊(貝爾斯登)一牛(美林),如今相繼沒頂。宰熊的禍根早於10年前合組銀團救長期資本管理時,貝爾斯登拒絕參與而種下,宰牛卻是明宰實救,因為不賣盤的話,美林出事只是時間問題。至於雷曼失救,則是掌舵人富爾德冥頑不靈,未能果斷作決定所致。
汰弱留強是自由經濟市場的森林定律,高盛與大摩能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搖,又豈是偶然?
王冠一
網誌: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