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國際集團(AIG)陷入財困危機仍未解決,終被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廸、惠譽勁降信貸評級,並警告可能進一步下調評級,形勢岌岌可危。在融資趨艱難的情況下,更被認為已瀕破產邊緣,成為繼雷曼後下一個爆煲金融巨擘。
不過,昨晚美國CNBC引述消息稱,美國政府可能改變初衷,協助AIG度過難關;《紐約時報》亦報道,聯儲局已要求高盛及摩根大通,牽頭向AIG提供700億至750億美元過渡貸款,補充資金缺口,意味AIG仍未到末路。據監管機構文件顯示,AIG前行政總裁格林伯格為首的投資者正考慮拯救AIG,方案包括收購其控股權、放款、買入其資產,甚至可能將其私有化。
傳高盛摩通牽頭借750億美元
本周初已有分析稱,若AIG未能在明日前成功籌措資金,度過財政難關,將步上破產之路。AIG早前已向聯儲局尋求400億美元過渡性貸款,但一直只聞樓梯響。有消息指,聯儲局敦促AIG自行在市場集資,切勿寄望政府出手相救。AIG周一股價下跌61%,收4.76美元,創20年來新低。
AIG冀在最短時間撲水應急,以穩定評級,奈何三大評級機構快人一步,由於估計資產減值進一步提升,以及關注按市值計價損失愈來愈大,標普連降AIG長期信用評級三級,由「AA-」急降至「A-」,同時亦降低短期信用評級兩級,由「A-2」降至「A-1+」,又指AIG所有評級仍在負面觀察名單之中。
穆廸亦降低AIG的高級無擔保債券兩級,由「Aa3」降至「A2」,至於長期及Prime-1短期評級亦列為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由於AIG集資能力有限,惠譽調低其長期發行商違約評級,由「AA-」降至「A」,同時將其放在負面觀察名單。
紐約保險局局長EricDinallo表示,AIG已獲特殊許可,可動用其附屬公司的200億美元資本。一般而言,國家保險監管機構禁止控股公司從子公司移動資產,主要因為保險公司需要充足流動資金應付賠償,這次破天荒准許動用子公司流動資產。紐約州長DavidPaterson表示,AIG是多間主要保險公司的母公司,附屬公司具有條件借貸予母公司,而不對保險客戶構成影響,由於會接收一些抵押品,當中包括固定資產。
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雷賢達表示,早前部份分析認為,美國信貸危機最壞時刻已過去的講法,實在太早下判斷,目前根本未有足夠資料及數據證明危機已見底,還須密切觀察。他認為,美國今次金融危機影響遍及全球,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對香港影響包括經濟增長及股票市場方面,美國情況一日未穩定,香港及亞太市場仍會受衝擊。
專家:減息無助扭轉困局
雷賢達相信,除非美國房地產及衍生工具市場轉穩,否則難言事態出現轉機。對於市場預期聯儲局短期內減息,他認為即使成事亦未必可以扭轉局勢,原因是今次問題癥結在於金融機構財政出現問題,而非借款人面對困難。
不過,聯儲局及美國政府已着手避免AIG破產,這一步非常重要,若AIG成功逃過破產命運,有助緩和短期市場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