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C每年都有一兩單上頭版的「代表作」,去年有聯同澳門廉署偵破的歐文龍案,今年五月底曾拘捕「窩輪商」,至於周正毅的「收購建聯通案」,本月初判刑了,涉案者多是專業人士,令人惋惜。
傳媒對貪污的高調報導,警惕不少「性本善」但定力不足的生意人或專業人士:一次貪小便宜或虛假聲明,分分鐘送自己進監房,「搵食啫,唔好搵命博」。
許多年前,曾想過投考廉署,嚮往肅貪倡廉的工作,和職務上可能要「當卧底」的挑戰。拿了申請表,最終都沒報名,反而學人做生意。自此每當讀到廉署偵破的「白領罪行」,就像讀夢中情人的新聞。幾年前「有幸」一嚐給廉署錄口供的滋味,雖然自己清白,但知道將要出庭作供時,也有點壓力。
其實廉署收到的舉報中,上頭條的「大茶飯」只屬少數,樓宇管理的案件反佔最多。曾參與幾家業主立案法團的糾紛調解和工程招標,六國大封相,法團「一盤混賬」,招標惹人猜疑,動輒麻煩到警察和廉署。
從前聽人說笑,在內地辦事要「煙酒煙酒」,現在幾成絕唱。據說星爺在《國產零零漆》裏「銀紙保命」的一幕,更令港商笑中帶淚。老套講句,大家行走江湖搵兩餐,若遇見試探,觀想一下自己的名字或尊容上港聞版,默誦「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再自賞兩記耳光,就當「食少多覺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