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報章報道,一些國內企業以反壟斷為由,提出反對可口可樂收購滙源(1886)。
商務部暫時未有說明是那些企業,但相信一定是滙源的競爭對手。商務部亦表明,當收到有關收購的文件,就會開始反壟斷調查,所以可口可樂的收購,未必可以一帆風順。
對商務部的所謂「反壟斷」調查,外人很難知到底是甚麼一回事,事實上怎樣才算「壟斷」?在其他國家亦需要通過漫長的法律程序,及司法審理,才可以界定。
涉消滅民族品牌
任何涉及國內品牌的收購,少不免就有民粹網民,以民族大義,大加反對。其中一些新浪網的網民,認為收購是「涉嫌對民族品牌的消滅」。然而這民族品牌的股東,竟然包括美國的華平及法國的達能。
上星期讀到香港某本周刊一篇文章,據報道,原來開始時,有一名香港徐姓股東投入約400多萬人民幣,與朱主席創立滙源,在整篇訪問中,有兩點比較有趣。
真金白銀冇得益
首先,據報道所講,朱主席原是縣級外經貿副主任,能夠從農業銀行借到大筆資金。當時不知道朱主席是以甚麼collateral(抵押品)取得這筆資金?這點真是非常X-file。
第二是徐先生跟朱主席合組的創業公司,並不包括在上市公司資產內,換句話說,徐先生雖然真金白銀拿出400萬人民幣,但在上市及這次收購上卻沒有任何得益。
據徐先生的敍述,除了金錢的支援,他跟朱主席於94至97年,走遍大江南北,為滙源打開銷售網絡。筆者不知報道有幾多是真,但相信很多與國內同胞合作的港人,都有類似被「過橋抽板」的經驗吧!
UncleRay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