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毒奶粉事件禍延多個奶粉名牌。繼三鹿牌奶粉含三聚氰胺致逾千名嬰兒患上腎結石後,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佈驗出內地26個,即五分一奶粉品牌均含這種化工原料,包括近年成功搶佔本港市場的蒙牛及伊利。由於內地奶品公司旗下奶粉及液態奶的原材料出自同一源頭,加上伊利奶類製品在港被驗出含三聚氰胺,令港人陷入毒牛奶恐慌。記者:白琳
國家質檢總局抽驗全國109個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發現22個品牌、涉及69個批次的樣本含三聚氰胺。其中三鹿牌的11個樣本全部不合格,三聚氰胺含量也最高,達每公斤2,563毫克。蒙牛及伊利分別有三個及一個樣本不合格,前者含量達每公斤68.2毫克,後者達每公斤12毫克。蒙牛有問題的奶粉都是每袋400克,包括幼兒配方奶粉(1歲至3歲幼兒適用)、較大嬰兒配方奶粉(6個月至1歲較大嬰兒適用)和嬰兒配方奶粉(0至6個月嬰兒適用)。而伊利則是每袋400克的兒童配方奶粉(3至6歲兒童適用)。
根據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的資料,人體每日攝取上限為每公斤體重0.63毫克三聚氰胺。以體重八公斤的半歲嬰兒為例,每日不可攝取逾五克三聚氰胺,即吃100克蒙牛奶粉已超標。
出事產品中只有廣東雅士利曾出口外國,但化驗結果顯示有關樣本合格。供應北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的奶類產品,及所有本周日或以後出產的液態奶樣本均沒有三聚氰胺。廣東省當局證實,廣東、深圳及珠海的供港澳奶類製品,未驗出含三聚氰胺。
本港大部份樣本合格
內地大型超市沃爾瑪及家樂福昨晚緊急回收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已勒令所有出事批次即時下架、封存、收回及銷毀。當局又派員「駐廠監管」,到所有奶類產品生產商檢查原材料,包括牛奶有否合乎標準。當局又指,衞生部門要求各醫療機構加強篩查毒奶粉致病的個案,目前多數受害者喝大量清水就可自行排出結石。
本港食物安全中心也抽驗多款蒙牛及伊利奶類產品,大部份樣本合格,只有一款伊利奶味雪條含三聚氰胺。中心發言人表示,暫未發現市面有售內地品牌的奶粉,將再抽驗更多內地品牌的奶類產品,包括雪糕及雪條。百佳及惠康均表示,沒有售賣蒙牛及伊利的嬰幼兒奶粉,由於未接獲食環署進一步指示,暫未停售該品牌的紙包奶產品。
蒙牛奶農九成屬獨家
中國蒙牛財務總監郭偉昌向本報表示,集團的牛奶主要來自內地東北部及內蒙,在最先爆出毒奶粉事件的河北省石家莊也有設廠,但相關奶農全部獨家向蒙牛供奶,來源與三鹿及伊利沒有重叠,而且獨家奶農由該公司職員參與管理及培訓。蒙牛的奶農九成屬獨家,其餘一成的散農也受嚴密品質監管,「全部奶都要一日之內處理,所有成份都係天然。」該公司也有定期監察其產品有否三聚氰胺等化學物,「以前一向冇任何問題」,但他沒有正面回應蒙牛奶粉被驗出含三聚氰胺一事。
伊利駐港辦事處總經理蔡旭健昨向本報表示未能回應事件,又稱所有消息交由北京辦事處統一發放。伊利北京辦事處的電話昨無人接聽。
由於本港也有售蒙牛及伊利產品,多名家長在互聯網討論區表示,擔心兩個品牌的紙包牛奶飲品也遭污染,有人呼籲家長「有存貨,唔好要,快啲掉晒佢。」鮮魚行學校經常集體訂購蒙牛酸奶,分派給學校作學生的早餐,校長梁紀昌表示,內地暫時只揭發奶粉含三聚氰胺,未知是否波及酸奶飲品,今天將向供應商了解事件,「萬一有事,就飲維他奶。」
內地含三聚氰胺奶粉
品牌:三鹿 產地:河北石家莊市
品牌:蒙牛 產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品牌:伊利 產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品牌:熊貓可寶 產地:上海市
品牌:寶安力 產地:上海市
品牌:可淇 產地:天津市
品牌:廣東雅士利 產地:廣東潮州市
品牌:金必氏 產地:廣東深圳市
品牌:施恩 產地:廣東廣州市
品牌:金鼎 產地:廣東廣州市
品牌:聰爾壯 產地:福建福鼎市
品牌:聖元 產地:山東青島市
品牌:澳美多 產地:山東煙台市
品牌:愛可丁 產地:山東青島市
品牌:磊磊 產地:山東海陽市
品牌:古城 產地:山西山陰縣
品牌:山西雅士利 產地:山西應縣
品牌:英雄 產地:江西南昌市
品牌:惠民 產地:陝西寶雞市
品牌:御寶 產地:陝西西安市
品牌:南山倍益 產地:湖南望城縣
品牌:齊寧 產地:黑龍江富裕縣
資料來源:國家質檢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