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由黨正、副主席田北俊、周梁淑怡因立法會選舉失利辭去黨職後,獲黨員聯署挽留。一直視田北俊為眼中釘的特首辦、中聯辦,以及商界保守力量為徹底鏟除田在該黨的影響力,日前連環出招,包括威迫利誘該黨區議員放棄挽留田北俊,又向自由黨商界支持者施壓,迫使自由黨放棄參加立法會直選,並由全國政協、黨中常委李大壯接掌黨內大權,逐步將自由黨變成一個對北京及港府唯命是從的傀儡政黨。記者:莫劍弦、許偉賢、林俊謙
田北俊宣佈不再擔任自由黨主席後,該黨六名立法會議員協商後,決定推舉田的友好林健鋒出任黨主席;部份黨員則不希望田北俊從此淡出黨務,除了聯署挽留,更有人建議他出任榮譽主席。
區議員若聽話 資金不絕
不過,自由黨內連番部署,令一班想借今次機會清除田北俊在黨內影響力的人大感不滿。有自由黨區議員透露,一直自稱與北京、中聯辦關係密切的李大壯,上周日忽然以討論地區發展為名,約晤黨內一批區議員及地區黨員,包括曾參加立法會選舉的林翠蓮、周永勤等。
據悉,席間李不斷聲稱「剛剛由上面返嚟」,似暗示由中央授意,他直斥黨員不應聯署挽留田北俊,又說自由黨不應再參加立法會直選,只需保留功能界別議席,若然他們支持此想法,李向與會者保證,自由黨日後資金絕不是問題。
不參加直選 李管黨內事
除了向自由黨基層成員威迫利誘,有商界人士透露,本周一有自由黨商界支持者收到中聯辦及政府中人來電,包括特首辦主任陳德霖在內的人士,要求他們向自由黨高層施壓,除了表明該黨不應再讓田北俊出任任何黨職外、又要求該黨高層承諾不再參加立法會直選。對於自由黨屬意由林健鋒接任黨主席一職,「倒田」勢力開出條件,要為李大壯在黨內安排一個「實質職務」,例如義務總幹事,負責總理黨內外所有事務,「即係真主席係李大壯,林健鋒只係傀儡主席。」
有自由黨成員形容,倒田力量目的相當簡單,就是要商界知道,由於田北俊「唔聽話」,「成日得罪特首、中聯辦,所以俾人趕絕,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日後冇商界人士再敢同曾蔭權對抗。」日後,自由黨將變成跟港進聯一般,對政府唯命是從的傀儡工商黨。
李大壯接受記者查詢時否認倒田奪權:「倒田有乜好倒?唔使我倒佢都已經自己倒咗啦。我都仲係中常委,佢就乜都唔係,仲有乜嘢可以倒?」他又強調自己不是田北俊的敵人,直指「當初係佢請我入黨,佢要我幫嘅嘢我都做咗啦,如果唔係個黨邊有咁多人大同政協?」
李大壯:只是個人提議
他又解釋拒絕簽署挽留田的聯署信及反對黨內增設榮譽主席一職,也是為田北俊及黨的發展着想,免令外界質疑田眷戀權位;至於他建議自由黨不再參加直選,李大壯稱只着該黨檢討去向後才作決定,重申當天的強烈提議是個人意見「絕對可以擺晒喺枱面講」。
特稿:李大壯為張學良姪兒
獲欽點為「反田北俊行動總指揮」的李大壯,在本港政壇名不經傳,卻紅透中央政壇,搭通港澳辦天地線。過往自由黨不時獲中央接見,據聞也是身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大壯從中穿針引線。由於獲得北京寵信,令田北俊也不得不器重他,相信田北俊怎也料不到,身邊紅人竟然會帶頭倒戈。
為自由黨中央線人
現年48歲的李大壯身世極為顯赫,本名張實的他是名將張學良姪兒;後來母親再嫁後跟隨繼父改姓李。01年張學良病逝,李大壯都有到夏威夷出席葬禮。
80年代已到內地做生意的李大壯與內地官場中人混熟,93年起連任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在北京政壇極為吃香,也不時為自由黨就中央看法「收風」,被視為自由黨的中央線人。
李大壯在本地政壇不算活躍,獲委任的公職不多,但特首曾蔭權獨具慧眼,得悉中聯辦不時就政制問題向李大壯收風,意見受北京器重,因此早前委任他為策略發展委員會旗下政制小組成員。
與許仕仁合搞公司
要數李大壯最友好的政界朋友,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肯定榜上有名,因為兩人合組了一間在英屬處女島(BVI)註冊、名為RH&LangLtd的公司,各佔一半股份。李大壯曾直認許仕仁主動拉攏他做拍檔。北京召開兩會期間,兩人不時以「孖公仔」形象出現,反映二人關係密切。
許仕仁與特首辦主任陳德霖以「契爺」、「契仔」相稱,今次陳出手助李大壯一把,自然也非巧合。
本報記者
拆局:清除商界內支持普選者
「倒田」陣營要將田北俊從自由黨連根拔起,幕後由特首辦及中聯辦合力操縱。有泛民主派成員及學者形容,事件已嚴重違反「高度自治、一國兩制」原則,若自由黨真的屈服,不再參加立法會直選,中央及特區政府就能以商界反對為由,無限期拖延普選立法會。
目的在反對立會直選
有泛民中人分析,商界保守力量及左派陣營迫令自由黨放棄參與直選,無非想清除商界內支持普選立法會的聲音,「若果連自由黨都放棄直選立法會,左派及保守商界勢力就大條道理反對普選立法會。」中聯辦今次再向自由黨施壓,也令港人更擔心,香港回歸逾11年後,北京已不再掛着「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面具行事,而是公然插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違反港高度自治原則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若今次中方干預自由黨運作的消息屬實,其做法無疑已違反本港「高度自治、一國兩制」原則。
馬嶽又認為,今次事件誓令自由黨影響力大減,不排除中方有意另行扶植另一個代表工商界利益的政黨,又指過去依賴中聯辦拉票當選的政黨,無疑變得容易受到北京操控。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