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雷曼兄弟救亡失敗,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表示,高等法院已委任畢馬威會計師行,擔任雷曼兄弟本港其中兩家公司雷曼兄弟證券亞洲和雷曼兄弟期貨亞洲的臨時清盤人。
他強調,證監會與港交所(388)會確保雷曼的持倉合約能夠有秩序平倉;並已接觸雷曼發行的迷你債券及結構產品受託人,確保其履行職責及對投資者的義務。
雷曼在港共有4家子公司,現有兩家被接管。畢馬威昨發表聲明稱,該行已即時與該兩子公司的管理層合作,評估其財務和營運狀況,並制訂保留商業價值的應對方案。此外,港交所旗下期交所亦引用《期交所規則》,在昨日收市後暫停雷曼兄弟期貨亞洲的參與者資格,直至另行通知。
迷你債券價值將大跌
早前放棄收購雷曼的英國巴克萊銀行或再下一城,外電引述消息指,該行除了同意洽購雷曼的北美投資銀行等業務,現時亦有意收購雷曼亞洲證券業務,雙方已展開談判。
成功與否尚未知,但本港134隻雷曼窩輪已停牌,市場呼籲當局即時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和結構性產品的監管。接近港府消息人士表明,雷曼窩輪在市場買賣額約3500萬元,「但窩輪好多已價外,本身已不值錢」,暗示雷曼窩輪回水機會甚微。
至於由雷曼推出的36批迷你債券,他指若雷曼無力再提供掉期保證,投資者在其清盤後可取得該等債券背後掛鈎的資產,惟其投資價值會「跌好多」。
證監會則提醒該等債券投資者,對於他們可取回的金額,仍需花時間釐定,因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有關抵押品的性質及價值、根據掉期安排須支付的款項,以及在市場上出售有關抵押品所涉及的開支。不過,若投資者提早贖回,贖回金額或會低於甚至遠低於他們的投資本金。
就保障衍生工具和結構性金融產品的投資者而言,港府消息人士指出,推行中央結算制度,甚至納入為投資者保障基金的範圍均「未必可行」,前者會「太規範」,後者則「成本太貴」。對於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要求停止批准發行新窩輪和牛熊證,消息人士指,港交所對窩輪發行商一貫有嚴格的資產和財政資源審核,現時最重要是清楚披露訊息。
近期市況波動,證監會指出,已接觸本港多家主要從事零售業務的大型經紀行,獲告知交易和結算活動運作有序,並繼續符合監管規例下的資本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