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由次按挑起的信貸危機何時了,確實天曉得!
記得在5月中旬時,眾多銀行掌舵人,包括高盛布蘭克費恩、大摩麥克、雷曼富爾德、摩通戴蒙和花旗的潘廸特等,紛紛向股東稱信貸危機已接近尾聲,但至今又過了4個月,危機不但未見紓緩,更有越演越烈的勢頭。除了兩房已遭政府託管,雷曼亦被推入深切治療部,潛在白武士亦放棄打救,最終或要走上清盤末路。
加重大行財政負擔
財長保爾森已表明,為免犯上道德風險,不會效法救貝爾斯登的模式,用公帑補貼買家收購雷曼。但哼哈二將欲推動牽頭成立300億美元基金,由華爾街各家大行各注30億向雷曼購入不良資產,以清除賣盤障礙,卻又未獲支持,因為做法等如津貼買家買筍貨,亦會對一眾華爾街大行構成額外的財政負擔,對其股東並不公平。
眾多大行經過今次次按風暴後,未來日子賺錢能力大不如前,已幾可肯定。高盛和大摩於本周二及周三公佈業績,市場認為兩家大行縱使免見紅,盈利大幅倒退卻幾可肯定。分析家在近周相繼調低兩家投行的盈利預測,高盛由每股賺3.3美元下調至1.87美元,大摩則由每股賺94美仙降至78美仙。
業務萎縮減值不斷
過去數月投行艱苦經營,一些過往核心業務均大幅萎縮,例如7月和8月上市的公司,便較去年同期銳降82%,而第三季至今,環球併購宗數亦較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半,再加上環球股市陷入低潮,買賣兩閒下,佣金收入亦必然大減。此外,樓價未有止瀉迹象,按揭債券相關資產仍有進一步減值需要,對銀行業績會造成另一重打擊。
兩家投行業績是好是劣,足以左右環球股市的表現,而為次按資產減值的金額,亦可以為這個金融黑洞還有多深提供線索。
王冠一
網誌: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