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中華市場是各金融機構瞄準的增長引擎,滙豐控股(005)在內地投入資本累計已達56億美元(約437億港元),滙控董事兼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接受訪問時表示,期望2010年滙豐內地分行由目前75間增加一倍;至於已完成審批的台灣中華商業銀行併購,料下月開始整合,後年起為滙豐帶來每股盈利增值。 記者:劉美儀
展望未來,他預期在正常基礎下(北美市場回復增長),覆蓋兩岸三地的大中華市場佔集團稅前盈利貢獻約40%,隨着中國增長潛力遞升,大中華對亞太區及集團佔比亦會加大。
被問及明年滙豐在內地的投資預算,他不願預測,但表示滙豐視中國為策略性龍頭市場,在有需要及機遇出現時,會毫不猶豫地投入資本。他說明年底滙豐內地分行網點可達100間,現階段內地註冊公司滙豐(中國)仍資本充裕,暫未計劃再增資。
外資發A股較CDR適合
滙豐(中國)旗下分行及支行數目,分別為18及57間;預計年底總數將增至80間(去年底約50間),是目前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
今年初集團成立研究中國上市的工作小組,霍嘉治說,中國當局對外資企業在內地上市,「看來樂於朝這個方向推進」,倘機會出現,滙控很願意能成為其中之一。對於有意見認為,跨國企業最快明年在內地掛牌,他不排除這個可能性,惟最終取決於內地監管機構。
被問及外資發行中國預託證券(CDR)抑或A股,那種模式較可行?他認為儘管CDR是其中一個可行渠道,但若從締造市場流通性、推動內地資本市場及交易所發展角度看,外資行A股似乎更配合目標。
盼大中華盈利比重增
滙豐在內地累計投入資本已突破50億美元,除入股交行(3328)及平保(2318)涉資43億美元,並在內地註冊子公司斥資12億美元外,他指按開設每間分行平均斥資約100萬美元計算,目前75間分行涉資約8250萬美元;另兩間村鎮銀行投入資本共1200萬美元(8000萬元人民幣),合計投入約56億美元。
鑑於北美錄得虧損,以稅前盈利所佔比率,今年上半年及去年全年度,中港台三地分別為40%及64.59%;若按去年上半年北美仍有盈利的業績計算,佔比則為34.8%。他說在正常基礎下,大中華市場未來對滙控貢獻可望達40%,並成為亞太區及集團重要的盈利增長引擎。
前景悲觀
估明年港經濟續放緩
本港第二季經濟增長顯著減慢,霍嘉治說自5月起經濟放緩現象,對市場產生「頗為突然」(quitesudden)的影響,雖然本港經濟仍保持增長,消費亦見蓬勃,但展望未來,「悲觀情緒似乎較樂觀更為容易及符合邏輯」,又估計明年本地經濟會較今年進一步放緩。
面對宏觀經濟轉弱,他預期本地就業前景不復興旺,薪酬增長壓力亦減輕,但現階段評論明年度銀行業會否凍薪,尚言之過早。
滙豐在港員工逾1.6萬名,去年底該行落實本地員工今年可加薪。他表示,目前本港就業率仍高,惟蓬勃的消費市場已開始放慢,銀行錄得減值損失較回撥的機會高,在經營環境轉趨困難下,滙豐對增聘人手將會非常審慎,增長集中於填補自然流失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