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美國大戶有先見之明 - 譚紹興

投資學堂:美國大戶有先見之明 - 譚紹興

早前筆者便曾在本欄談及,在上月美國的一份與大戶們所作的調查,當被問到最關注的投資事項時,想不到這些大戶們最關注的並非他們的投資,例如應投資或沽空那些股份及商品期貨之類,反而大戶們最想知道是那間銀行有倒閉危機?那間保險公司有可能出事?
這也不無道理,因為投資可能僅涉及他們財富的一部份,但存放在銀行的資金及多年來每月供款的人壽保險,相對佔他們財富更大比例,所以更加關心!從近日的情況來看,足見這些大戶有先見之明。
昨日收到不少讀者的email,詢問當某金融機構一旦倒閉時,他們的資產將被如何處置。今日不如跟大家談一談筆者的親身經歷。
大約在90、91年期間,當年美國的金融業正掀起一連串危機,當時在北美便有一間巨型金融機構倒閉,其名稱不講了,以免大家亂猜。由於當年該金融機構提供的基金(MutualFund)之種類頗為繁多,管理的資產亦極之龐大,故此其倒閉所引起的影響不容忽視。
幸好其客戶的資產,即基金客戶之投資並不屬於基金公司,是存放於託管銀行,因此它的基金客戶及RRSP(RegisteredRetirementSavingsPlan,類似本港的MPF,只是類似)等戶口的資金,最終亦能夠全數取回。

新加坡金管局反應快

從基金及強積金內資產的安排及運作模式,筆者相信,假若該基金或強積金是受有關方面認可及監管,例如證監會及積金局,則應該相對安全。至於那些並非「純基金產品」,即當中包含其他成份的投資產品,則要詳細研究,才可分辨,故宜分清楚是否「純基金」產品。
有關保單方面的事項,宜資詢閣下的保險經紀,尤其是問清楚有關紅利回報及其他非保證之回報。
在這次美國AIG可能出現問題一事中,筆者感到新加坡的金管局在今次事件的反應頗快,在本月16日,新加坡的《TheStraitsTimes》便引述新加坡的金管局指出,現時新加坡的AIA符合所有監管需求,並有權啓動投保人保障基金來保障投保者,令投保人士較為安心!

憧憬減息撐住地產股

早前的貝爾斯登及這次的雷曼,牽涉的投資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及大戶(並非所有),但若AIG出事,並進一步影響到其他子公司,則其影響的層面更為廣泛,震撼性及後果可能更為嚴重。昨日傳媒好友Ivy來電閒談,經她提醒,筆者方記起仍持有200股AIG。幸好當時是以收到的股息及獲利回吐的資金吸納,都冇咁傷。
港股方面,昨日個別地產股如長實(001)、新地(016)較為強勢,尤其是長實,它由低位92.90元反彈,收市前更一度高逾百元大關,高低位相距達8元,相信與市場預期它將受惠於美國減息所致。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