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非理性拋售 貨已入強手 - 沈振盈

實戰理論:非理性拋售 貨已入強手 - 沈振盈

雷曼事件進一步將市場情緒推向悲觀,投資者信心已被摧毀,拆倉及套現盤湧現,成交增至884億元。這代表甚麼?代表貨源正開始逐步從弱者手中流向強者手。以昨日之氣氛,套現沽盤蜂擁而下,絕非散戶可接。若以數量計,由於股價多已跌去一半,884億元之股份,其實是頗大的數量。

月供滙控等翻兩番

大型企業出現倒閉及賣盤,市場情緒悲觀,正是典型的熊市三期特徵。熊三令EQ不高的投資者沽貨,亦迫使個別基金套現應付贖回,正造就有實力的資金買貨的機會。今次「次按風暴」令不少金融機構沒頂,有人輸錢自然有人贏錢,資金是不會蒸發的,只是大轉移罷了!雷曼、貝爾斯登、美林輸大錢,但市場上卻仍有摩通、巴克萊等投資銀行要撿便宜貨。世事何曾是絕對呢?大家正在恐慌之餘,人人嚷着沽貨也惟恐不及,難道四出收購是儍子?
去年不少人口中嚷着中長線投資,50元買中國人壽(2628)也信心十足,希望三至五年翻數番。為何現在股價跌了近一半卻會驚怕呢?
筆者去年曾提出,中長線投資者在牛市三期切不可入市,應該是持有現金等股災後買貨,為何見了低位又不敢買?
買了再跌又如何?這是個人控制資金調配的問題,因人而異。就以滙控(005)為例,筆者一直強調,資金不足之投資者可以月供碎股方式去作收集,目標在未來一至兩年翻兩番,這才是長線投資之道。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