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活雞日日清措施催化行業萎縮,雞販「大佬」、港九家禽批發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今日正式封刀,結束29年劏雞生涯。使用多年的不銹鋼雞籠、圓錐形放血筒、開放式凍櫃統統變成爛鐵變賣。熟客紛紛前來買雞道別,此情此景猶如雞檔告示所寫,「忍着淚說goodbye」。 記者:白琳
黃偉泉的雞檔在北角春秧街,結業前一天,白瓷磚牆壁寫滿客人資料,預訂今天最後一批活雞。昨日有熟客一次過買八隻活雞,有些還拍照留念,「有啲客眼都紅晒,對我哋有感情。哎呀,講到我心都酸埋。」光顧多年的陳太對黃的活雞滿有感情,「新鮮雞肯定好食,煲湯都甜啲。佢執咗,我就唔買雞食。」
賣雞之前,黃偉泉經營時裝店,生意失敗後,29年前轉戰街市賣雞,從此與雞結緣,「我走喺時代尖端,以為女裝有得做,後來爭布廠好多錢,追數唔會追到嚟街市啩?」
由賣時裝變成雞佬,他當時的妻子接受不了,離婚收場。他在春秧街重建事業和家庭,由半邊舖擴展成900平方呎大舖,靠賣雞養大女兒,又結識對面舖賣豆腐的現任太太,再生三個。一家人平日最愛吃鹽焗雞,放假出街吃飯,去肯德基。
物色舖位賣冰鮮雞豬
97年爆發禽流感,政府下令殺雞,初時只賠償食環署街市雞檔。他帶頭向政府抗議絕食,成功為所有雞檔爭取賠償,成為雞販大佬。當時街市三個月沒雞賣,他轉營賣菜送葱,活雞復售以後,他賣雞送葱至今,吸引熟客從天水圍過來,「有啲客貪我啲葱靚。」
黃偉泉甚至用雞啼做鈴聲,手機由朝啼到晚,「有次去探病,唔記得熄機,姑娘好驚四圍問:『邊個帶隻雞入嚟?』每朝手機雞聲一響,就提醒我,今日有活雞賣。遲啲冇咯,鈴聲都要換。」他現正物色舖位轉營賣冰鮮雞及冰鮮豬,等待東山再起。
只剩百多個活雞檔
【本報訊】港府為打擊禽流感實施日日清雞措施,迫使大部份活雞販商退回牌照,下周三截止申請後,全港零售點將大減逾七成,只剩下100多個活雞檔,部份地區更只有數檔甚至獨市經營,市民或需跨區買活雞。港九家禽批發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估計,日後活雞數量隨零售界萎縮大幅下跌,本港每日由二萬多隻活雞,跌至約一萬隻。
或需跨區買活雞
下周三後,活雞檔數量大幅下跌,離島、港島南區、葵青、西貢和北區只剩下一至四檔,市民日後或需跨區買貴雞。香港活家禽批發商會會長徐名團指,現時全港有48間批發商,約25間打算交回牌照,即半數結業。新界養雞同業會副理事長李良驥則稱,現時全港有50間雞場,估計有三至四成會結業,實際數量有待政府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