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 - 邁克

老而不 - 邁克

《上海書評》的其他作者,有沒有接到編輯先生的「內舉避親」密令不得而知,粗略看了五六期,倒真的不見那種「我的朋友某某」的捧場文章。譬如小寶評李敖近作,題目赫然是《老而不死是為賊》,就很明顯並非友儕之間的酬唱和奉承,一點也沒有為知己敲鑼賣膏藥的嫌疑。
我和李敖素昧平生,與小寶也從無交往,讚許這篇血淋淋的短文,應該百分百安全吧?什麼叫落筆打三更,請看示範:「五月買到李敖的新書《虛擬的十七歲》,花了兩個月讀完。不是因為好吃要細嚼慢咽緩緩品味,而是因為粗劣寡淡味同嚼蠟才淺嘗即止。讀了一百頁已經興趣缺缺(全書一共五百七十五頁),只是出於小市民的算計心,心疼買書的花費,才勉勉強強時斷時續把全書看完。」這麼刺辣的文字,絲毫不管筆下鞭撻的對象是個七旬老翁,教一向自視為兇殘母狗的我羞慚交加,往下讀雙手開始發抖:「如果《虛擬的十七歲》可以自稱是色情小說,那麼電影《赤壁》完全可以自稱是《索多瑪的一百二十天》。全書唯一的肉感部份是通篇的肉麻──宣傳中說這本書『每五六頁就有高潮迭起的內容』──每兩千字必有一見的『高潮迭起』不是顛鸞倒鳳翻雲覆雨,是作者肉麻的自我吹噓。」
讀到這裏,我決定人生最逼切的要務,是馬上飛到上海,央人介紹我與這位小寶相識,並且使出渾身解數,在最短時間內令他產生一見如故幻覺,不能肝膽相照,起碼談笑晏晏。為什麼?啊哈,既然成了朋友,以後我有新書面世,《上海書評》會嚴禁他評論,這麼顯淺的道理,你不會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