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天氣酷熱,一名男童與友人在西貢小棕林泳灘游泳消暑時,懷疑被水母(俗稱白鮓)灼傷手臂,立刻負傷上岸,再由同伴報警陪同送院治理。
疑被水母灼傷男童年約15歲,手臂出現紅腫,昨午3時許,他與數名友人到小棕林泳灘暢泳,游泳期間,男童突然感到手臂刺痛,及見有水母在身旁水中出現,懷疑手臂被水母灼傷,他立刻游開避免再遭水母襲擊,然後返回岸上,由同伴代為報警送院治理。
「西班牙戰艦」帶劇毒
水母是無脊椎的腔腸門動物,體內98%是水,只有簡單的感應器官,所有水母都是以魚類及浮游生物為食物,牠們的觸鬚佈滿絲囊,可以將獵物灼傷及捕捉,被襲者一般會出現疼痛、惡心、紅疹及痕癢情況。
本港常見的水母有五至六個品種,最普遍為「獅鬃水母」。而外國一種被稱為「西班牙戰艦」的水母帶劇毒,被螫傷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