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抽驗未發現諾沃克病毒<br>五百箱扣檢生蠔獲放行

食安中心抽驗未發現諾沃克病毒
五百箱扣檢生蠔獲放行

【本報訊】問題生蠔在澳門多間酒店引致近200人食物中毒,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從供應商的500箱生蠔抽取20個樣本中,並未驗出諾沃克病毒基因及其他病菌,因此會發還早前扣檢的生蠔,但要求供應商出售時需貼上標籤,提示該批生蠔必須煮熟,而非生食。業內人士指,急凍生蠔在解凍時,會因溫度上升而令細菌滋生,必須煮熟進食,以殺死病菌。 記者:梁瑞琼

食物安全中心較早前從有問題生蠔的本港供應商潤發有限公司,抽取20個生蠔樣本進行檢測,化驗結果顯示,所有樣本並未驗出諾沃克類病毒基因。食安中心又對該批生蠔進行病原體,如沙門氏菌等測試,結果皆屬陰性。

須貼煮熟進食標籤

食安中心已通知有關供應商及分銷商化驗結果,並會發還較早前扣檢約500箱生蠔。
為慎重起見,中心已要求有關供應商及分銷商,如欲繼續出售有關生蠔,需要貼上標籤,說明該些生蠔必須經煮熟才進食。
新界養魚協進會顧問郭誌有表示,完全未開殼,仍有生命的生蠔才適合即開即食;而已開殼的生蠔(半殼蠔)經已死亡,故要存放在零下20度的環境,成為急凍生蠔,進食前必須煮熟。
他解釋,只有部份產地及品種的生蠔才可生食,而理論上急凍生蠔在極低溫下不會滋生病菌,但解凍時,由於溫度轉變而助長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菌滋生,故必須煮熟進食,以殺死病菌。

港澳二百人受影響

受今次毒生蠔影響的港澳總人數至少有193人,全部曾光顧澳門金沙酒店、威尼斯人酒店、金龍酒店或旅遊塔自助餐。食物安全中心日前交代有問題的生蠔約有1,560箱,由本港供應商潤發有限公司分散予六間分銷商,供應生蠔到本港市面出售。其中約500箱儲存在凍櫃,已被食安中心扣查化驗,約420箱已出口到澳門,另300多箱則出口至其他地方。

話你知
內地稱諾沃克為「諾如」

諾如不是新病毒,而是諾沃克病毒的新名。本港一直採用Norwalkvirus,譯為「諾沃克病毒」,內地則將有關病毒稱為Norovirus,譯為「諾如病毒」。據了解,早前殘奧馬術比賽有運動員感染有關病毒,由於當局需向內地提交報告,故統一使用內地用字「諾如」,其後則恢復使用「諾沃克病毒」稱謂。
消息指,更改病毒或病菌名稱時有發生,現時中港交往頻繁,改用內地譯名有助溝通,不排除日後仍有類似改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