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塞羅叫屈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為西塞羅叫屈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如果高峰楓教授不是本着就事論事、「六親不認」的精神,在《上海書評》發表了〈西塞羅的憤怒〉一文,我們也不會知道原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曉朝翻譯的《西塞羅全集.修辭學卷》有這麼多的失誤。
譯事難,已是老生常談。以英譯中日古典文學立功名的英國漢學家韋理(ArthurWaley)居然把赤腳大仙的「赤」誤解為火「紅」,可能因為他一輩子未踏中土,中文對他始終是書面語。可是王曉朝的誤譯情況不同。他犯的錯誤,除粗心大意外,最大的原因是英語的基本訓練不足。翻譯是量力而為的事。我們看看高峰楓所舉的一些例子。
Agreeable一字,王曉朝望agree生義,分別譯為「已經同意」;「贊同」;「統一」。翻開字典,agreeable不是「宜人」就是「討人喜歡」。粗心大意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把insult譯為「結果」,想是馮京作馬凉,insult看似result。
西塞羅(MarcusTulliusCicero,106-43BC)是與凱撒大帝同期的古羅馬大演說家和政治家。高峰楓指出:「古羅馬文化根深葉茂,特富於宗教精神。不了解古羅馬宗教的情況,就不容易看懂當時的書籍」。果然,王曉朝把西塞羅拉丁文原文sacrum(英譯為sacredarticle)譯成「聖書」。Article在字典上固然有「文章」、「專論」的意思,但同時亦是「一件物品」或一種器皿。在西塞羅的文章內,sacrum指的是「祭器」。
上面說過王曉朝的英語缺少基本訓練。他應該知道英文的doublenegative是「負負得正」。最常見的例子是notwithout,相當於中文的「不無」。Notwithoutarrogance因此不是王曉朝所說的「無知」,而是「不無驕傲」或「稍見傲慢」。
有規模有歷史的出版社一般都會把學術著作送外審,是所謂peerreview。任何externalreviewer看到王教授以下這段譯文,都會覺得再看下去就是浪費青春了。在〈布魯圖〉這一章,布魯圖(Brutus)向西塞羅請教他對凱撒的看法,說yourjudgementabouthisgeniusisperfectlywellknown,andhisconcerningyouisnotobscure。王曉朝的譯文是:「他確實像你所判斷的那樣是一個天才,十分完美,非常出名,你清楚地知道他關注什麼」。
高峰楓覺得面對大是大非,有話應該直說。他說「英文系本科新生都知道perfectly是副詞,concerning是介詞,這種"小兒科"的句子譯者居然也不會譯」。高先生是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他提供了以下正確的譯文:「你對於他才能的評騭,盡人皆知;而他對你的評價也不是什麼秘密」。
近十年來國內翻譯作品數量盛況空前。就翻譯作品而論,需要審查的,除了「思想」外,還得注意翻譯質素。能肩負重任的是行內的學者專家,而不是在衙門內的另類專家。如果人民出版社有外審制度,相信此書早已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