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政策出台 內企拓財路

環保政策出台 內企拓財路

【本報訊】為達至國家「十一.五」規劃綱領中節能減排目標,新的環保政策陸續出台,有上市公司已開始配合市場,推出具能源效益的新產品,希望爭取新商機。雖然為旗下項目需加入環保設施,會令成本增加,但亦有上市公司可因此提高整體毛利率。
如今年開始,國內在市面出售的汽車,由國家II級排放標準提高至國III標準,相當於將污物排放量減少一半。中國重汽(3808)便自行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III柴油發動機,其核心技術燃油噴射系統,已獲國家汽車檢測機構確認。公司執行董事童金根表示,重汽將可受惠於內地日後的重型汽車換車市場,並能以較具競爭力的價格發售。

重汽研新產品迎換車潮

此外,按國家規訂,2010年所有新建築物,使用的環保及節能物料,不能少於全部建築用料的50%。信義玻璃(868)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董清世表示,集團正大力拓展建築用低輻射鍍膜玻璃,其年產能力將由07年的200萬平方米,計劃逐步加大至2010年的1500萬平方米;並籌備涉足於更高附加值的太陽能玻璃高端光伏薄膜導電玻璃生產線。
為符合國家規定,不少上市公司的內地項目其實都已加入環保設施,雖然這令投資額增加,但最終亦可令集團毛利率得以提升。

福山成本雖增毛利率升

福山能源(639)執行董事蘇國豪稱,旗下焦煤廠早於03年興建時,便已符合環保要求,當中為回收焦化硫磺而興建的設施,便佔整個新廠房投資金額5億元人民幣的40%。雖然如此,該環保設施亦為集團提高回報率,因回收的焦化硫磺可製成副產品,不需要額外原材料,毛利率更高達90%,因而拉高集團整體毛利率三分一,到22至25%。
即使非環保行業的一般企業,亦可從這環保浪潮中得益。從事食品業務的味丹國際(2317)執行董事兼營運總監王肇樹表示,集團自用的電廠改以生物燃料發電,減低成本,當中涉及的二氧化碳減排單位,可作商品出售予日本企業,每噸售價15美元,為集團提供新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