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傍晚的大街,不再堆積着下班時分渙散的臉,人人提着月餅,攜着水果,短褲凉鞋趕路;五餸一湯放滿餐桌,筷子湯匙交換家常,飯後大手牽小手,壯年帶着老幼,凉風中點燈、吃餅、賞月明,圓月下拋低營役享團圓;月影間成長老去珍惜眼前人。炎炎的中秋節,人人不求富貴,只要家好月圓。 記者:張嘉雯 雷子樂 鄧愷欣
昨晚維園草地被鐵馬分成數個區域,數以萬計的巿民在指定範圍內賞月。工作人員猶如救生員一樣坐在高椅上俯瞰監視,卻無損遊人的興致,人人或坐或躺,在草地上分享一片圓月;除了月餅、梨子等應節食物外,還有自家製消暑凉茶、點滿蠟燭的月餅罐、花花綠綠的啤牌,還有兔仔、金魚和楊桃燈籠。
最享受團圓時光
何先生與太太及兩個兒子一家四口一早吃過飯,日落時分從深水埗的家來到維園,在草地上用螢光棒圍成圓圈,鋪上膠地布,一家四口坐在圓圈中央,放好望遠鏡,等待月兒爬上雲端。
看着11歲及9歲的一對小兄弟,何媽媽坦言,這些年來生活安穩,最大的心願是一家人身體健康,「希望小朋友聽話,做個好孩子啦,佢哋一直都好乖。」
大兒子明謙愛吃芒果味冰皮月餅,弟弟明傑掛着螢光棒眼鏡,一人獨吞四個小型月餅,是個小小月餅狂,一家人的慶祝活動持續一周,今天會跟親友到海洋公園,下周六又會一起吃自助餐,享受團圓時光。
「捨己為人」猜個九筆字,「拉鍊功用」是一個二言外地名;除了綜合晚會的表演場,維園最熱鬧的要數猜燈謎的壁報,一對對父子圍台前,動腦筋之餘,也圖個中秋彩,帶走小禮物賀節。
愛看花燈的就擠到玫瑰花海前、嫦娥燈影間,拍下相片,為自己及家人留下回憶,70多歲的李婆婆在鏡頭前笑逐顏開,最希望女兒身體健康,「好開心,個個花燈都鍾意,年年都有嚟㗎我。」
梳着馬尾的澄澄四歲,整晚提着福娃燈籠在維園看燈飾,走兩步,就回頭親一歲妹妹Chloe的臉,兩姊妹穿上粉紅色的短衣及鞋子,別上同色的髮飾,笑起來跟媽媽一樣眼仔碌碌,三個人中,媽媽手上的燈籠最漂亮,澄澄說:「老師教我做,係狗仔,畀媽媽。」
玩吓燈籠幾開心
母親鄔太笑言,生孩子以後忙得「一頭煙」,都沒有機會一家旅行,今年中秋,她跟媽媽傭人三個大人帶兩個女兒出巡,丈夫則在北京出差,「𠵱家佢哋開始大都好咗,中秋節年年都會嚟,玩吓燈籠,生活都幾開心,呢幾年經濟算好,都冇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