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於過去兩星期共失掉近2000點,這個跌幅相當急速,於上周四更一下子跌穿過去年8月17日的低點19387水平,令投資者入市意欲更加薄弱,投資者最關心的並非尋找那一隻股份可以撈底,反而集中研究那一隻股份將成為基金沽售對象。
繼前周基金狂沽藍籌地產、原材料股及中交建設(1800)之後,交易所資料顯示基金確仍在減持實力股,包括招商銀行(3968)和中鐵建(1186)等。筆者近日一直感到不太放心並建議大家先行沽貨的內地消費股,亦成為基金套現對象,包括李寧(2331)、蒙牛乳業(2319)和百盛商業(3368)等。由於整體大市及大多數股份已跌至較低的估值水平,內地消費股股價調整不多,其估值相對於大市及其他股份而言,已變得偏高,不少基金也高位沽貨獲利或套現。蒙牛乳業更可能受累於三鹿奶粉事件而有另一較大幅度的調整,今次事件料亦打擊內地品牌的食品股。因此,大家暫仍應採取審慎策略。
其實,中國有不少老品牌,而北京奧運也可望為推廣中國品牌建立有利條件,而可口可樂收購滙源果汁(1886)也增加內地品牌的價值,但今次三鹿奶粉事件確令內地品牌暫時受負面影響。
奶粉事件再惹疑慮
不過,除了食品之外,內地亦有其他消費品,包括百貨、鞋類、服裝等品牌企業,這些並不涉及食品衞生、安全問題的企業亦有一定的市場價值,在政府鼓勵內部消費及基建帶動經濟增長,以抵銷外貿放緩影響的情況下,內地消費股,尤其是具品牌及營運佳的股份,仍有其投資價值。無可否認,市場對內地食品相關股份暫有陰影,但因為三鹿奶粉出現問題而抹煞其他同類型企業的投資價值也不合理。因此,筆者認為食品股股價若受今次事件影響而有較大調整,也有中短線的吸納價值。蒙牛乳業、青島啤酒(168)仍是選擇對象。另一隻近期股價仍偏強的雨潤食品(1068),由於估值仍高,短期料難免一跌。雖然豬肉等食品供應逐步回復正常,有利紓緩成本壓力,但現水平仍非吸納時候。
上述提及的其他內地消費股,上周的調整仍未足夠,仍可耐心等候較低的入市機會。筆者相信今周大市會先在19000點水平稍作整固,反彈阻力20000點,但整體大市下跌趨勢未有改變,仍不宜隨便撈底或加注。
熊麗萍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筆者持有中交建設(1800)、中鐵建(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