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關燈迎中秋日 - 盧峯

全城關燈迎中秋日 - 盧峯

中秋節不是只有一天的節日,是前後三天的節日。至少我年少的時候是這樣認為的。
從八月十四迎月開始,我們這些小街霸就拿着燈籠四處跑,還特地組織「探險隊」,到平日晚上不敢行近的後巷、大廈後樓梯、街市檔口間的窄巷蹓躂,一照見甚麼異物如老鼠、死貓、糞盤、可疑的雜物,少不免大呼小叫一番,若果突然碰上道友或形跡可怕的大人,全隊人更會像見鬼那樣發足狂奔。老實說,幾盞燈籠忽明忽暗的映照在人的臉上是很恐怖的畫面,比恐怖片還要可怕,我們這些「小街霸」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到八月十五賞月那一天,大家玩厭了探險便改為玩「大狙擊」。所謂大狙擊很簡單,就是預備好一堆用紙摺的「馬子」,再用橡筋圈當發射器,躲在暗處偷襲其他小孩,特別是一些從其他街道跑過來玩的小孩的燈籠。一晚下來,總有十個八個燈籠遇襲焚毀,其中像風琴般的紙製燈籠最容易起火,幾乎一射中就着火;「兔仔」燈籠則最耐用,即使中了幾隻「馬子」也不會着火燃燒。當然,射中了某人的燈籠後立即要拔足狂奔,躲到別處;不然哭泣的燈籠主人便會帶同大人來「尋仇」。
到追月的晚上,燈籠要不是燒了就是弄的破破爛爛,再沒有玩的興頭。剩下來的是一堆未點的蠟燭和沒有月餅的月餅罐。這些道具只有一個用途,就是煲蠟。大家把蠟油弄成不同的形狀,再比較誰的比較漂亮。
不知怎的,現在的中秋節看着孩子玩總感到氣氛有點不對。也許是街燈太光了,也許深黑的夜空消失了,四處都燈火通明,再也沒有探險的餘地;也許是偵查煲蠟的糾察太多,讓人少了興致,下一年的中秋,倒不如把這一天定為全城熄燈日,既可讓孩子盡興,又可以環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