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歲的楊先生,一向睡眠習慣良好,早睡早起,甚少做「夜貓」,但最近竟發現自己出現「熊貓眼」,有明顯的黑眼圈,如果沒有夜瞓,有甚麼原因會導致黑眼圈?
淚溝皮膚特別薄
黑眼圈的成因很多,但與疾病一般沒有關係。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天儀表示,黑眼圈主要是由於眼睛的血液循環緩慢、氧量供應減少所致,遺傳、年老及生活習慣會有影響。不少人因眼袋大及水腫形成的陰影位,看起來也似「熊貓眼」。睡覺前大量飲水或攝取大量鹽份,翌晨起來黑眼圈及眼袋會更嚴重。
何天儀解釋眼睛下方淚溝位置的皮膚本來就特別薄,隨年紀增長,皮膚的膠原蛋白減少,會令皮層更薄,導致血管顏色容易凸顯,便會形成黑眼圈。長期睡眠不足的人,皮膚及血液循環較差,自然容易有黑眼圈;有些人則因為眼窩周圍組織凹陷或眼袋凸出,造成的陰影看起來也似是黑眼圈。
經常「捽眼」也容易有黑眼圈,例如患鼻敏感的人因經常感到眼亁及痕癢而拭擦眼睛,所以較大機會有黑眼圈。她建議除要有足夠的睡眠外,日常飲食減少攝取鹽份或避免捽眼睛附近皮膚。平時也可輕力按壓眼睛四周可促進血液流動;一些含有維他命A酸、維他命C及維他命K的眼霜,可以增加皮膚膠原蛋白及促進血流。至於大眼袋問題則要靠手術改善,眼窩凹陷可注射皮膚填充劑解決。
註:歡迎讀者提出疾病疑問,「周日clinic」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