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佈過去一個多月4名感染神秘病毒死亡兒童的調查報告。中心總監曾浩輝指,4宗個案並無關連,化驗結果也找不到致命病毒或新病毒,估計4人均由已知病毒或病菌感染,但也不排除有新病毒存在,加上個別體質而誘發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致死。他強調,有關個案仍會出現,也不排除有新病毒,故提醒家長留意子女的健康情況。
並沒有共同源頭
衞生防護中心就4宗個案進行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化驗及臨床解剖學三方面進行調查。中心總監曾浩輝昨表示,流行病學調查證實,4人來自不同區域、互不認識、沒有共同源頭,加上臨床症狀及診斷各異,認為4個案沒有關連。
防護中心又抽取4人的呼吸道、糞便、及解剖組織樣本測試,包括19種病毒及4種細菌,結果均屬陰性,曾浩輝估計,病毒可能被兒童自體免疫系統,或被處方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殺死,而部份血清化驗,則可能因兒童在短時間內死亡,身體未有足夠時間製造抗體影響化驗結果,但並不代表兒童體內沒有病毒或病菌。
第4名兒童的呼吸道樣本則驗出含有鼻病毒,但卻不是致命病毒。曾浩輝解釋,鼻病毒主要是引致流鼻水及打噴嚏症狀,並不會造成急性心肌炎。他指,外國文獻也有記載,只有約36%心肌炎個案能找出病因,60%至84%的腦炎個案化驗結果為陰性。
類似個案仍出現
曾浩輝指,由於化驗結果並未找到新病毒或病菌,故相信4名兒童是感染已知的病毒或病菌,加上個別因素而較易受病毒入侵,並引致嚴重的併發症致死。他表示,首宗個案屬早產嬰兒,出生時曾出現呼吸道症狀及輕度大腦麻痹,或會增加長大後的感染風險,而近親繁殖也令遺傳疾病風險增加。
本港每年約有18至26宗兒童因腦炎、心肌炎及敗血症等死亡個案,平均每月0至5宗,曾浩輝指,上月共有3宗有關個案,並未超越基線,相信仍會有類似個案出現,病情更可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加上不排除有新病毒存在,故提醒家長做好預防措施,密切留意子女的症狀。
四名女童致死原因
范祖賢 年齡:9 地區:馬鞍山
特殊情況:早產(29周),出生時有呼吸系統症狀及輕度大腦麻痹
病情:8月8日出現發燒,12日神志不清入院,14日死亡
致死原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謝杏囗 年齡:7 地區:沙田
特殊情況:沒有
病情:8月1日發燒,7日抽搐入院,22日死亡
致死原因:病毒性腦炎
無透露 年齡:3 地區:深水埗
特殊情況:巴基斯坦籍
病情:8月8日發燒咳嗽,10日嘔吐入院,11日死亡
致死原因:嚴重敗血症
無透露 年齡:6 地區:筲箕灣
特殊情況:曾於8月前往番禺、深圳及廣州
病情:9月1日發燒、腹痛,3日神志不清入院死亡
致死原因:急性心肌炎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