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讀者來自不同階層,從收到嘅讀者來函之中,就知道讀者有商人廠家、專業人士、大學生、研究生、家庭主婦、退休長者、基層工人等等。啱啱收到一封讀者來函:
「左丁山先生:你好!請把下列事實寫出來,讓我舒一口屈氣。我由另一區搬到本區居住,事緣我的一隻牙齒被蛀蝕,需要修補,於是捨棄過往的牙醫,就在住所附近的牙醫診所就診,因我是首次來,需要登記及約定翌日就診。
約定時間,坐在牙醫椅上,說明來意,經牙醫一輪觀察,三扒兩撥,就快速把蛀牙修好了,出來找數,原來要四百五十元,我大吃一驚,心想,怎麼這樣貴,根據過往經驗,補牙不需二百元,我放下三百元,往街外隔鄰的銀行㩒機補數算了。事後我有三點意見。
(一)為甚麼間間牙醫診所都不把收費表詳列出來,讓顧客有個預算。
(二)顧客坐在牙醫椅上,全程擘大口,冇機會發問價錢若干,牙醫為甚麼不通知一聲。
(三)牙醫教我約一分鐘的護理牙齒方法,這種「知識產權」,約值三百元,我在讀小學上「衞生」課本時,早已知悉,我認為只值三十元。
一個貧窮的牙病患者敬上。」
睇完呢封信,就或者可以明白,點解今年立法會選舉中,激進派抬頭。基層市民覺得佢哋畀人恰,求助無門於是索性投票畀蛇宴派或者激進派也。一啲專業人士收費,唔好以為打開門做生意,自己玩晒,須知古人有言:明買明賣!你收一千蚊補一隻牙都可以,但首先要將價錢以大大隻字張貼在門口至得。太多人做事往往從自己立場出發,圖自己方便,全不想及方便顧客userfriendly呢回事。有時真係好佩服肥佬黎,呢位大資本家二十幾年前已經將userfriendly擺在口中,唸唸有詞,從用家立場諗問題及解決方案,佢後來辦雜誌、報紙亦如此,唔怪得咁多人願意畀錢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