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 - 塵翎

新浪潮 - 塵翎

對我來說,經典只有一個定義,就是經得起時間考驗。或是時代產物、從特定社會背景衍生,但穿過時光隧道再看,可擺脫所有時空背景,兀自發光,亮出深層意義。
這陣子追看電影資料館的「日本電影新浪潮」影展,興奮不已,我知道這是冷門享受──入場觀眾不多。視覺主義者喜愛電影理所當然,但這趟觀影實在是想要感受這時代久違了的「新浪潮」風味:叛逆不羈、開天闢地的革新精神,完全無規無矩,銳氣如出鞘之利劍,很久以後重看仍覺得前衞有型。這些新浪潮旗手最終都成為了某個派別的大師。
同期放映的譚家明電視影片展,也令人由衷期待,急於再發現香港電視曾經如此新潮又朝氣勃勃,不是來來去去只有婆媽與爭產。
所有給標籤為「新浪潮」系的影像作品(多數出產於六七十年代),法國的日本的或香港的,其核心總有一抹揮之不去的鬱悶與憂傷,與時代背景的挫敗氛圍不無關係。這些風格強烈的呼喊,或許曾改變了甚麼,但多年以後,社會似乎又不可思議地回到同樣的呆滯點。期間的失落、妥協、放棄,又是另一圈值得被記錄的循環。
這次選舉,我的投入度本就不高,說真是提不起興致,只覺人選好悶政綱好悶遊戲好悶。所以看見有些稍稍脫離常規,有點革新意思的議題與面孔上場,才感到一種改變的可能。這裏真的需要一次翻天覆地的政治新浪潮,給時代換上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