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朵頤 - 邁克

大快朵頤 - 邁克

這件宣傳品一直不捨得扔掉,倒並非因為封面印了個沒穿上衣的養眼舞男,而是打開來雞乸那麼大隻的醒目文字。對,橫陳或豎立的肉體雖好,我最鍾情的始終是倉頡的心血──居心不良的觀察家,老愛把我想像成張牙舞爪的色慾怪獸,不論肥肉瘦肉只要是雄的就大快朵頤,現在你知道多麼寃枉了吧?
零五年香港舞蹈團的外圍節目,由伍宇烈策劃,題目叫《八樓平台》,如無記錯文案執筆者是也文也舞的進念人黃先生。號稱連開三晚的滿漢全包宴,四段文字圍繞着一個「吃」字大做文章,為免被誤會騙稿費,只抄錄其中兩段:「吃是慾望。嘴吃的是豆腐。眼吃的是冰淇淋。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以吃解千愁與吃得越少越美麗是一塊鏡子的兩面。一面叫得不到,另一面叫渴望得到。」「吃是生存。我吃故我在。吃香令人欣慰,吃虧萬萬不能。吃得開不愁吃,吃裏扒外人皆誅之。討飯吃逼不得已,混飯吃心甘情願。」
如此精彩的創意copywriting,比較適合出現在星期天的畢明專欄,我越俎代庖不是獨具廣告慧眼,只不過那份針對小眾的宣傳品,恰如其份仍然養在深閨。張愛玲說,「報刊上談吃的文字很多,也從來不嫌多。中國人好吃,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因為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洋洋灑灑以一篇《談吃與畫餅充饑》作呈堂證供,誰敢自討苦吃與她抬槓?杜杜每個禮拜寫的另類食經,多少有點義務當沉默證人的況味;而夾縫裏借頭借路的大小通吃,我認為更接近民間智慧,併上充斥市面那些「聽到嘟嘟聲,停低你至精」,有若以文字傳遞的市音,不經意間留下的嚦嚦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