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流溪河污染 魚屍數萬條

廣州流溪河污染 魚屍數萬條

被視為廣州主要水源的流溪河,近日發生嚴重污染事件。該河位於白雲區與花都區交界約10公里河段,前日中午開始浮現大量死魚,村民估計至少有數萬條之多,稱是近6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三代都沒見過」。專家認為該河段水體已受污染,要恢復野生魚類資源至少需10年。

村民「三代都沒見過」

流溪河源自廣州西北部,從北向南縱貫穿從化、白雲區等,是廣州主要水源之一。村民指流溪河以往每年都遇到四、五次「小污染」,要等十幾天才能重新捕魚,但這次死魚估計是以前的20倍,「三代都沒見過」,起碼要半年才能重新下河。
死亡最多的是鯉魚和鯽魚,是流溪河事發段主要魚類。老漁民高順富稱,1949年至今都沒見魚這樣死法,認為是中了劇毒而死。漁民更擔心水質,因附近有三個自來水廠,下游不遠還有廣州一個自來水廠的取水口。但當地環保部門稱,監測數據表明事發河段水質正常;沿河北岸三個水廠也表示,水質檢測全部正常。
流溪河近年多次發生污染事件,當局曾關閉沿河多間污染工廠,但上游北興流溪河左岸還有大量工廠,主要有電鍍廠、橡膠廠等。廣州珠江水生物研究所專家指,一般污染不會導致這樣大量魚類死亡,不排除水體已受污染。並估計要恢復該河段野生魚類資源至少要10年。
廣州《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