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秋臨近,國家統計局昨公佈,內地上月通脹率4.9%,是14個月以來低位。但港人沒有從喜訊得益,輸港的豬肉、活雞及副食品並無跟隨減價,港人仍要捱貴物價;其中豬肉批發價自年初高峯回落了四成,但零售價則只降了兩成多,有業界人士坦言物價易升難跌,最多只能回穩。家禽業界更指出,由於活雞供應量少,預期中秋活雞零售價會上升四成。記者:謝明明
香港豬肉行總商會副理事長許偉堅指出,相對內地通脹,豬肉價格最受供應量影響。由於近月供應穩定,本港豬肉批發價自年初的高峯期每擔2,000元回落至現時每擔1,200至1,300元,零售價則由每斤50元回落至38至40元,預期中秋節豬肉價格大致平穩。在黃大仙街市一個豬肉檔的檔主稱,零售價沒有明顯下跌,因為早前沒有把加幅完全轉嫁消費者,所以減幅未有完全跟隨批發價。
「頂多唔輕易加價」
港九新界家禽批發及零售商會主席黃偉泉直言,隨着政府收緊活雞入口數量,活雞價格只會持續高企,尤其是臨近中秋節,估計活雞零售價由現時的每斤26至32元增加至40元。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更坦言,雖然內地通脹有回落趨勢,但本港物價不會輕易跟隨回落,「物價易升難降,而且𠵱家仍然有通脹,只係升幅放緩,止住升勢。」但他表示,個別食品如雞蛋及米的供應穩定,價格會稍為回落幾個百分點。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也表示,內地通脹放緩,有助減輕業界經營成本壓力,但業界不會減價,「始終仍有通脹,我哋之前亦都無將所有加幅轉嫁畀消費者,頂多今年唔會再輕易加價。」
中秋市道較去年差
提及今年中秋市道,黃指出,由於近期股市及樓市欠理想,市民消費意欲較去年下降,加上今年中秋有三日假期,部份市民會外出旅遊,「所以今年中秋節生意雖然暢旺,但生意額並唔會有乜增長。」
消委會今年至今,已接獲40宗投訴食品、食肆及日常用品價格加幅過高的個案,消委會呼籲市民應預先格價。
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表示,若內地通脹持續放緩,有助本港穩定物價升幅,估計今年本港4.5%通脹率可降低0.5%,但仍要視乎內地的金融及樓市等政策變化,對通脹會造成甚麼影響。
本港豬肉及活雞價格變化
分類:豬肉批發價
現時價格:每擔約1,200至1,300元 今年初價格:每擔約2,000元
分類:豬肉零售價
現時價格:每斤38至40元 今年初價格:每斤50元
分類:活雞批發價
現時價格:每斤17至18元 今年初價格:每斤16元
分類:活雞零售價
現時價格:每斤26至32元 今年初價格:每斤24元
資料來源:業界人士及《蘋果》資料室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物價易升難降,你會如何歡度中秋呢?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