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錯配殘廢餐 - 鄧達智

資源錯配殘廢餐 - 鄧達智

吃中餐最怕殘廢食法──由侍應分配送上閣下面前,不用思想,只需動工。
本來為獻殷勤,往往來到面前並非自己心頭好,吃又不是不吃又不是。
本來這類分配方式源自西餐,人人份量相等,位置接近;如是雞胸,份份都是雞胸。如是魚腩人人都獲分魚腩。連甜點都一模一樣大小重量相同。
中餐吃食哲學並不如此,同枱吃飯各自修行,前面炸子雞,由頭到腳紛陳,各適其適,就是將自助餐擺到眾人面前按各人口味及動作快慢決定那個部份入口。完全相反的西餐一席十二人十二份平均份量純魚純肉不分彼此。
中式酒席侍應如何得知閣下心頭好?明明喜歡雞背,卻分了一件最討厭啖啖肉的雞胸。喜歡連翅骨魚背卻得獎偏瘦魚尾部份,雖然大人大姐一頓飯而已何必太介懷?然而連吃都不痛快,吃來何得滋味?
舍弟家在多倫多,跟大部份平常生活的加拿大人一樣招朋喚友週末來聚,喜以燒烤款客。準備吃食也是一門學問,尤其份量平衡,不見得十二個人便準備十二份牛排,當中有人不吃牛,各人食量更不可能平均相等;但他好客,十二份牛排十二份羊排,十二份排骨十二份魚,不要說吃,就是看到如此陣仗已經飽上心口。
中餐由侍應分配亦具同樣錯配結構;人人食量不同,偏好那個部份更不同,何必扮高貴?配備公筷讓人家自己順心順意選擇夾取便好;如此才是吃中菜之行為藝術。吃酒席遇上一些次等食肆,員工滾水淥腳趕收工下場,快快手手為閣下分食,收碟,趕客,人人吃得一肚氣又須保持儀態,多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