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生土長的10歲小五資優生吳鎧希,智商達130至140,昨日在世界數學測試中越級挑戰中學組別,取得優異成績。其家人曾向教育局資優教育組叩門,希望獲得支援培訓兒子,惟局方以鎧希是國際學校學生為由拒絕。政府走寶,本港競爭對手新加坡政府卻爭搶鎧希,願大花銀彈予以培育。一名數學小天才,險遭特區政府白白糟蹋。 記者:梁美寶
吳鎧希目前在新加坡國際學校就讀小五,昨日在科大主辦的世界數學測試中,獲得小學組別測試解難分析科的最佳表現獎,同時他更成功越級挑戰中學組,獲得數學科越級挑戰優等獎,成為新一代數學小天才。
新加坡極力邀請往留學
其父親吳志剛表示,兒子除了在該比賽中獲獎,曾先後六次在公開比賽中獲獎,對數學極有興趣,他現已計算預科課程的微積分。鎧希在小一時獲評定為資優學童,吳家為了讓他接受更佳的教育,安排他入讀新加坡國際學校,讓他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及英語,今年向教育局資優教育組查詢,希望能入讀資優課程,惟遭局方拒諸門外。
「當時教育局話支援唔包括國際學校,我哋都覺得香港對資優兒童支援不足,家長就要辛苦好多,周圍搵方法幫子女。」吳志剛指,反觀新加坡情況卻大不相同,他今年替兒子報讀了新加坡資優課程,約花30、40萬元,同時讓兒子接受新加坡政府的資優測試,當中包括英數及智商測試,結果證實其子屬最優秀的1%學童之一。當地政府極力邀請鎧希留在當地讀書,還包大學中學及小學的學費,且可特別派專人培育其優越之處。
吳志剛說,新加坡政府挽留人才的條件很吸引,但因家人及朋友均在香港,他們又不想移民,才拒絕對方好意,留港繼續讀書。
去年以9歲之齡獲浸會大學取錄做大學生的神童沈詩鈞,其父親沈振雄表示,去年詩鈞無法獲局方支援時,他也感到很沮喪,他認同香港教育制度容納不到資優童。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指,學生無論是就讀本地或國際學校,均可參加局方提供的資優課程,但需由老師推薦及學校提名。至於吳鎧希個案,局方指國際學校的學生常用英語,而局方資優課程在語言上未必可適當配合。不過,就記者所見,吳鎧希能操流利廣東話及懂中文。
科技大學主辦的世界數學測試昨日公佈結果,今年有246間中小學、逾1,600名年齡介乎8至14歲的學生參加;當中獲得優等比率達三成,較全球其他國家學童的優秀率高10%。全球現有逾20國家舉行該測試。科大數學系教授蔣翼邁稱,以參加比賽的小學生表現來看,男生的數學表現較女生為佳,但至中學則相若。
特稿:40餘歲退休陪伴兒子
數學小天才吳鎧希,小一起在新加坡國際學校讀書,其父親吳志剛原任職牙醫,他除花大量金錢供兒子修讀資優課程外,為爭取親子時間,40餘歲的他今年毅然退休,當一個全職爸爸。
鎧希獲獎,吳家上下表現非常雀躍。除了父母帶着攝錄機出席昨日公佈成績的活動外,鎧希的外婆及外公也興奮地在場內支持愛孫,其外婆更主動向科大朱經武說:「我個孫好乖,佢好鍾意讀書。」鎧希昨日向記者稱,自幼已愛讀書,每日愛花四、五小時計數,今年開始計算中六、中七程度的微積分,且越來越感興趣。
鎧希爸爸吳志剛說,兒子幼時已具數學天份,包括能將反轉了的砌圖拼回,而他為爭取更多時間與鎧希及兩歲半的幼子相處,已於今年退休,與妻子全力做跟得父母。他說,若無突發事故,日後的生活可應付得來。
望着兒子獲獎,並站在科大校長朱經武身邊拍照,吳志剛說:「鎧希大得好快,如果再唔陪佢,睇唔到佢哋成長,會好可惜,我好想更多時間陪佢哋。」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