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十一月偷師 - 陶傑

向十一月偷師 - 陶傑

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投票,英國人派出密探,到大西洋彼岸,出席奧巴馬的演說集會,暗中偷師。保守黨的探子是黨主席莫浩德,他看出了奧巴馬的自信,在幾個月的競選聲勢之下,演化為自負,保守黨領袖金馬倫的民望也領先白高敦,因此下次大選,保守黨人警告,不要像奧巴馬之流於浮氣。
工黨派了外相梅禮彬出席奧巴馬大會。工黨發現,奧巴馬攻擊布殊的罪名,在英國大選時,保守黨同樣可以施襲於白高敦。白高敦上台一年,沒有什麼新政,不但伊拉克戰爭還追隨布殊,而且英美的市場經濟同流,兩地央行,長年一起減息,利息低得不可再低,房地產膨脹之後,一定會爆破。
工黨的梅禮彬發現:希拉莉被奧巴馬踢了下去,民主黨內部分裂,希拉莉「條氣唔順」,跟貝理雅被白高敦逼下台之後,冷笑着等看白高敦出醜相同。今日的白高敦,與布殊一樣,民望神仙難救,梅禮彬去完美國回來,就要向工黨攤牌:讓白高敦競選連任,工黨必輸,倒不如下屆換一個出選,當然人選,當然是以靚仔自居自己莫屬。
民主是要互相砥礪的。美國共和黨推出了一個珮齡,硬說這個女人是「美國的戴卓爾夫人」,這是受了英國影響。麥堅挑了一個阿拉斯加的師奶當副總統候選人,這一招,英國人稱許為「政治柔道」(PoliticalJudo)──柔道就是以陰柔的身段,把對手凌厲剛猛的攻勢化掉,甚而轉過來攻剋他自己。
用珮齡反制奧巴馬,嘲笑這位黑人小馬哥「利用改變來提升他的事業」,而麥堅是「利用他的事業來促成改變」,一下子把奧巴馬的那個change,殺傷力卸去一半,怪不得奧巴馬又急又氣,開始口出惡言,大罵對方「無耻」。
美國大選之好看,因為其中有行政管理學、市場心理學、形象設計、英語口才、哲學和藝術等數之不盡的通靈知識。連麥堅搭珮齡,一老一少,一個剛毅的老兵搭上清麗的少婦,擺出來,不就是百貨公司吸引顧客進店的櫥窗設計的學問嗎?
相反香港的公民黨,四名大狀,互攀「精英」,加一個陳太,在形象上,犯了貨色重叠的毛病──五個都一樣的中環feel,一樣的英語和下午茶身段,一樣的端莊,像一條雞腿,一塊火腿,一條羊扒,全是紅肉系,人家美國共和黨,麥堅搭珮齡,一塊菲力牛排,配一根青綠的蘆筍。香港的公民黨,難怪選票衝不出去,香港人要一點fusion,所以塞進了社民連幾件牛雜和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