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14月新低<br>CPI僅增4.9% 憧憬放鬆銀根

內地通脹14月新低
CPI僅增4.9% 憧憬放鬆銀根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昨公佈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升幅回落至4.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增幅則進一步升至10.1%,兩數據皆令市場意外;前者創14個月新低,並成為今年以來最接近中央全年通脹控制目標4.8%的單一月份。證券界普遍認為,數據為政府騰出空間,可將重點由「控通脹」轉向「保經濟」,至於是否立即放鬆貨幣調控,則未有一致意見。 記者:龍婉嫻

統計局公佈數據前,滬、深綜指曾隨外圍分別下跌0.65%及0.42%,但在數據公佈後,市場憧憬政府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兩指數迅速彈上全日最高位2185及597點,升1.86%及2.06%。
及後市場逐步消化數據訊息,由於PPI與CPI的較剪差擴大至5.2個百分點,很接近04年11月的5.3個百分點高位,當時滬綜指繼續下跌幾個月後才尋到底部,並展開新一個牛市,而去年8月當PPI與CPI較剪差縮小至負3.9最低位後2個月,這輪牛市便宣告終結(見圖),故投資者開始擔憂企業盈利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尾市兩指數升幅收窄至0.23%及0.47%,收報2150點及588點,成交則回升至408.47億元(人民幣.下同)。

生產物價12年新高

8月CPI回落幅度較市場預期的5.3%低0.4個百分點,與豬肉價格升幅較7月急跌11.1個百分點,僅升1%有莫大關係,其他食品價格升幅亦放緩,令食品價格升幅較7月回落4.1個百分點至10.3%。至於PPI再創96年以來的12年新高,主要與電價、汽柴油及煤價繼續攀升有關。
此外,統計局公佈1至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為27.4%,較首7月增加0.1個百分點,但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卻連續兩個月回落,至29.1%,只較去年同期略高0.1個百分點。
統計局發言人說:「上述成果得來不易,但由於輸入型通脹對PPI有傳導作用,物價上漲仍有壓力,仍不能放鬆。」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兼人行前顧問余永定亦同意,對通脹的警惕不能掉以輕心,不宜過早放鬆宏觀經濟政策,否則通脹可能反彈。事實上,人行前日便在票據市場回籠資金1500億元,推翻了近期市場有關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推測。

瑞信不排除中央減息

中金預料,9月PPI將回落至9.9%,為政府上調水、電和油等能源及公用事業價格提供了最佳時機。瑞信則認為,昨日的數據對政府而言既是好也是壞消息,一方面通脹壓力紓緩,但亦意味經濟放緩速度快於預期,不過通脹放緩始終為日後必要時放鬆銀根打開了大門,年底前中央可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不排除在需要時減息。
高盛則認為,貨幣從緊政策或會轉趨中性的「適度從緊」或穩健,未來6個月透過財政政策將更有效地創造需求,然而在此之前,中國需要先完成能源價格改革。滙豐亦認同現時太早談放鬆銀根,贊成先做能源價格改革。

中國8月份經濟數據表現

‧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升4.9%

‧8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升10.1%

‧1至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升27.4%

‧8月貿易順差 286.9億美元

‧1至8月貿易順差 1519.9億美元

‧8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FDI) 70.08億美元

‧1至8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 677.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