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環長江集團中心行車通道開放讓公眾使用一事,長實與花旗銀行廣場大業主鷹君集團繼續「扯貓尾」,昨日仍然任由鷹君派人有限度開放通道,限制公眾使用。地政總署重申,長實與鷹君對通道有共同管理權,但只有鷹君有權限制那類人士可使用通道。原來,政府是花旗銀行廣場業主之一,候任立法會議員認為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有責任盡快澄清通道的使用權。
記者:黃偉駿 梁德倫
花旗銀行廣場的管理公司,連續第4天派人駐守長江中心通道,放下車閘限制車輛通過,一方面照舊向駕駛人士派傳單,重申通道通往的地方屬花旗私人範圍,只限長江中心用戶與訪客使用;另方面卻仍容許未領取長江中心停車場許可證的車輛,行經通道。
地政總署助理署長陳永堅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稱,花旗銀行廣場與長江中心兩份地契,分別定立於八十年代末與九十年代初,兩大業主鷹君與長實對該條通道擁有共同管理權,但只有前者的地契列明,限制那類通道使用者,包括只准長江中心的用戶、訪客與停車場使用者使用通道。
政府:望發展商寬鬆處理
陳永堅表示,通道早在長江中心與花旗銀行廣場落成前已經存在,「當時花旗銀行廣場係空地,長江中心就係公眾停車場,條行車道連接停車場去空地,疏導車輛。」重申兩大發展商正討論解決辦法,當局盡量不介入,希望發展商能夠處理得「寬鬆啲」。
雖然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企圖置身事外,但根據產業署資料,政府現時是花旗銀行廣場業主之一,佔3.68%業權,包括花旗銀行大廈3樓至6樓,主要是作為立法會辦公室。
民主黨候任立法會議員甘乃威批評,政府作為花旗銀行廣場業主,責無旁貸,有絕對責任保障市民的公共空間,「政府應該以業主身份,同大業主講數,要求佢哋唔好封路。」他說花旗銀行廣場的地契條款寫得很模糊,「根本係捉字蝨,乜嘢叫長江中心訪客先用得?我入去兜個圈,或者的士落客算唔算用戶?」
兩份地契 條款迥異有矛盾
甘乃威指兩份花旗銀行廣場與長江中心的地契,同樣涉及通道,但內容條款卻很不同,質疑有關部門前後矛盾。他稱該條通道有助疏導中環交通,應該永久開放予市民使用,他與另一位民主黨候任立法會議員李永達今日將約見地政總署官員,要求署方盡快解決通道問題。
拆局
發展局為領功 反自我引爆更多炸彈
自從今年初傳媒接連踢爆發展商侵吞公共空間後,作風強悍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迅速回應,於今年3月底公佈數百個位於97年後落成的私人項目內的公眾設施,與公眾休憩用地名單。原以為能平息公眾不滿,卻引爆更多炸彈。
傳媒追查越揭越多
負責監管物業有否違反地契條款的地政總署,據了解,近年一直面對人手不足問題,根本無法派人定期巡查全港屋苑與土地。不過,由於港灣豪庭與時代廣場事件後,輿論口誅筆伐政府監管不力,林鄭月娥命令下屬盡快整理數以千計的地契內容向公眾公佈,署方礙於壓力,趕及於今年3月底匆匆公佈了第一批位於97年後落成項目內的公共空間名單。
名單公佈後,傳媒根據名單上的資料追查,結果揭發更多公共空間被侵佔事件,進一步反映地政總署巡查人手不足的問題。地政總署於上月底公佈了第二批位於由92年至97年間落成項目內的公共空間名單,林太在公佈當天,仍聲稱沒有發現違規問題,但翌日即被傳媒踢爆長江中心霸道多年。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