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H股賣點除高增長外,高股息亦是基金青睞的原因。本報訪問數名基金經理及專家,皆認同H股股東九折收息,無疑對中資股產生短期負面影響,尤其是公路、銀行等高息股,有機會短期繼續調整。基金將因應新稅法,全面檢討H股投資策略及部署。
事實上,現時多隻H股,背後大股東皆為外資及基金。大部份基金都以信託形式、即將持貨放在託管人(主要為外資大行)戶口以方便買賣,他們亦是新稅法受害者。JF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表示,股息徵稅早已於美國、歐洲等多國實施,他承認今次向H股股息徵稅,可能令中資股有少許負面影響,惟基金經理揀股除考慮股息外,亦考慮增長回報、風險水平等,加上10%稅率並非太高,尚可接受,長遠而言,影響未必太大。
持股量多 大戶最傷
不過,一個本地基金經理不諱言,新稅法變相「應派人仔(人民幣)、實收港紙」,尤其部份如公路股高息股,主是是貪其高息,如滬杭甬(576)息率逾7厘,九折後變相僅6.6厘,「條數要重新計過」。問及會否將組合持股轉為以個人名義持有,他直言基金代客投資,須考慮安全責任問題等,以個人名義持有以保全息,基本上不可行。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稱,新政策對短炒散戶影響不大,反而基金大戶持股數量大,會直接影響投資回報,尤其在現時跌市環境,股息無疑成為支撐股價的重要元素,九折收息將降低H股的防守力及回報,消息對中資股有負面影響。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連敬涵指出,客戶在股票行買H股雖然要付10%稅項,但相信影響不大。他解釋,大部份H股投資者主要目的非為收息,而是希望賺取股價升值回報,息率高低並非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