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為甚麼熱炒美國大選開支? - 李平

盡論中國:為甚麼熱炒美國大選開支? - 李平

內地傳媒對香港立法會選舉的報道不多,除廣東、上海、北京外,其他省分的報章昨日鮮有提及,網民也少談論香港的選舉,討論的焦點仍停留在熱炒了一段時間的美國總統選舉,特別是大選的開支問題。

引導輿論:中國不宜直選

《美國總統競選緣何成了「燒錢」活動》、《美國人的選舉代價》、《美國大選讓中國人「困惑」》、《透析美國大選佈陣:金錢分佈與紅藍搖擺》,這類標題在內地報刊上俯拾皆是,有些媒體還報道,今年美國大選將耗費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如果觀察天涯、凱廸等熱門網站有關美國大選開支的討論,可以發現網民意見集中在兩點:一是認為美國經濟不景,不如把總統競選費用用於發展經濟,有學者還明言:「在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花這麼多錢太瘋狂」;二是認為中國在監管選舉經費方面未有經驗,不應推行大規模直選。其實,兩種反應的結論是一致的:中國不宜推行高官直選。或許,內地官方傳媒熱炒美國大選開支的目的正是想如此引導輿論吧?

勿因噎廢食民主抑貪風

但是,有心水清的網民算了一筆賬:美國總統選舉開支30億美元,對全美3億人口來說,平均每人花了10美元而已,如果中國每人花100元人民幣就可以選國家主席,何樂而不為?
至於中國官場貪污盛行,是否就因難以監管選舉經費的募集及開支而不要推行大規模直選呢?也有網民指出,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顛倒因果。惟有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才能抑制官場貪風,選舉經費的監管可以逐步完善,不能成為不選舉的藉口。
與此同時,內地和香港一些傳媒津津樂道中國一些學者、高官「還權於民」的口號,甚至認為他們得到中南海授意。但是,如果沒有民主選舉的基礎,何來還權於民?如果北京真的有意在年底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推出還權於民的政制改革,還會在美國大選問題上如此誘導輿論嗎?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