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受美國政府接管兩房消息刺激,環球股市大漲,近期股價低殘的金融股更大翻身,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和美國國際集團(AIG)表現尤其神勇,升幅達一成,摩根士丹利、美林及雷曼兄弟亦曾升8%至9%,刺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最多急升349點。
美銀摩通急漲一成
開市後兩小時半(本港時間今晨零時),道指升112點,報1133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倒跌16點,報2239點。英國股市早段曾升3.81%,後因倫敦證券交易所電腦故障而停止交易,尾段重開後,收市升3.9%,德國及法國股市尾段分別升2.2%及3.4%。MSCI亞太指數於東京尾市飆4.4%,日本日經指數漲3.4%至12624點。
金融股表現神勇,一眾華爾街大行齊齊唱好美股前景,花旗策略師Levkovich及雷曼策略師斯科特均認為標普500指數年底前至少有17%升幅,並指油價、玉米及銅價由高位回落有助壓抑通脹,利好股市上揚;摩根士丹利前策略師比格斯則認為,美股已接近見底,並即將出現強勁反彈,油價繼續下挫利好消費開支。
專家稱美股近見底
事實上,在大行唱好美股見底反彈之前,金融機構的管理層早在本年5、6、7月三個月密密購入自家公司股份,據WashingtonService資料顯示,該3個月內,包括銀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在內的高層,共斥資2.96億美元(約23億港元)購入自家公司股份,規模至少為21年來最多。其中SunTrust董事局成員科里爾於7月24日斥293萬美元購股,BB&T董事局成員梅納德亦於該月以197萬美元掃入BB&T7.25萬股,兩公司股價自兩者購入後分別錄得14%及8.5%升幅。標準普爾分析師巴特基表示,儘管經濟陰霾滿佈,但金融界的管理層對業界前景仍充滿信心。
管理層的購股行動雖不是入市指標,但對股民來說亦具參考作用,事實上,大部份金融機構包括花旗、摩通及大摩等股價,7月15日已出現短期底部。美證監7月16日亦推出緊急措施,限制投資者對包括兩房在內的19家金融機構進行「無貨沽空」行為,為金融股帶來莫大支持。雖然在8月12日該限制取消,但證監會已計劃推出擴大限制沽空的措施,進一步穩定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