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管會放生 疑冒名民調機構

選管會放生 疑冒名民調機構

【本報訊】選舉管理委員會以「證據不足」放生訛稱受政府委託的票站調查人員,被事件目擊者批評是縱容不良分子。杯葛票站調查風波,影響了調查的準確度,但有志願機構在投票日進行的小規模調查,卻出奇地取得甚高的選民回應率,準確度也很高。

彭鍵基指證據不足

元朗區議員黃偉賢前日投訴香港研究協會調查員冒認獲政府委託進行調查,選管會主席彭鍵基表示,投訴「證據不足」,個案不成立。
黃偉賢質疑選管會如何調查,「向民政事務處反映問題後,至今並無任何政府部門或官僚接觸本人了解事件詳細情況,請問選管會點調查呢?」他批評選管會不正視問題,變相縱容不良行為。
有政黨及網民在選舉前呼籲杯葛甚至瞞騙票站調查員,從事多年票站調查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說,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票站調查回應率只有約五成,較對上兩屆的七成半及六成七為低,令數據出現系統性偏差。他指近年票站調查一直受到不專業干預,令回應率下降,若情況持續,將不再進行票站調查。
不過由萬國宣道浸信會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進行的小規模票站調查,卻獲得意外驚喜。
負責人王愛蓮說,中心的調查旨在訓練年輕人,他們當日只在葵盛邨票站訪問129名選民,回應率高達八成,而且統計結果,跟實際點票結果差不多。她說:「可能選民知道我哋冇政治背景,好願意接受訪問。我發現另一個機構嘅調查員,就唔係好多人願意回答。」